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北京教育]程天权:以“三项学习教育”为抓手,不断推进学校先进性教育活动
时间:2014.03.24

高校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既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续深化,更是高校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加快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加强理论学习、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首要任务。按照中央和北京市委、市委教育工委有关要求,中国人民大学于2005年9月14日拉开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序幕。为了使教育活动扎实推进,取得实效,为我校创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学校党委紧扣我校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大学这个实际情况,从学校自身特点出发,在严格按照中央部署和上级有关部门要求认真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同时,明确以正在全国高校社科系统进行的“三项学习教育”内容为抓手,通过扎实开展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文风、学风、作风建设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校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使全校师生员工特别是党员同志进一步提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精神境界,以良好的党风、校风、教风和学风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挥更大更重要的作用。
一、抓实理论学习,增强师生员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理想信念上体现先进性
理论学习是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三项学习教育”中列为第一项的重要内容。学校党委认为,抓实理论学习对于全校师生员工统一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我校特别注意抓住“三项学习教育”的良好契机,对全校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理论教育活动。学校先后组织了20余次大型理论教育、理论学习活动,如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研讨会等,对和谐社会理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发展观等理论进行专题研讨;通过各种学习研讨会,加深对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有关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重要方针政策的领会程度。在开展各类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还紧密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际情况,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多次征文活动,促进师生对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思考,鼓励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文风。经过筛选和整理,我们已经向教育部、北京市推荐征文100余篇,受到上级嘉奖的论文近10篇。这些征文活动对全校师生员工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提高理论修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等上级领导机关的充分肯定。
在学校组织大规模学习研讨活动的同时,各院系也充分利用讲坛、学术会议、理论研讨会等形式,卓有成效地开展各种类型的学习研究活动。各院系党组织根据实际情况,以研讨文件文章与参观考察、学习理论与学习先进模范人物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等理论院系充分发挥本院学科、专业优势,加强学习的理论深度。哲学院提出要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哲学学科发展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学院把先进性教育活动落实到学院“十一五规划”中。
通过抓实理论学习,广大党员认清了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对“什么是党的先进性”、“什么是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党员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阶段,一批在学术上颇有造诣的中青年学者通过理论学习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向所在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在学习交流会上,广大党员普遍认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是推进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许多党员表示,一定要借先进性教育活动这一契机,转变观念,改进作风,增强能力,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已任,在工作和学习中切实发挥出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普及者和实践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创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作出新的贡献。

二、抓实教学科研,增强教师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教学科研上体现先进性
作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在传播和普及马克思主义方面有着光荣的历史传统,我们的教学和科研历来就注重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指导,特别是在当前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有利形势下,学校党委着重强调教学科研要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结合起来,通过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依照“三项学习教育”的要求,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教学、科研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一方面,全力支持我校19名教授作为首席专家和课题组成员全面参与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并积极发挥作用。另一方面,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以全面推进学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整体实力为目标,实施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在建设“两个体系、一支队伍”,“两个体系”是指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一支队伍”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队伍。
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学校力争通过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构建以马克思主义核心学科群为基础,整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党史、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学、文学、史学等相关学科科研力量的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体系,抓紧进行若干马克思主义理论重大课题的研究。学校着重从三个方面确定了一系列新的研究课题: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深入研究,二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进行整体、综合研究;三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在教材体系建设方面,学校在认真做好各类国家级教材编写的同时,还决定借鉴和仿效中央编写教材的组织方式,采用首席专家制,集合各院系学术骨干成立学校教材编写课题组,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分期分批地编写50部左右供本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的、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文科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系列教材”,争取形成具有中国人民大学特色并充分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教材体系。目前教材编写计划开始实施,己出版了7本教材。
在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一切可能的锻炼机会,支持和鼓励他们参加各种类型的学习培训活动,以不断强化其马克思主义信念。近期我校先后派出了6批10多位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中央5部委组织的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进行培训,还派出骨干教师参加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组织的业务培训活动。此外,各院系也在学校的支持下对新来教师开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活动。如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对新留校的年轻教师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培训活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为了使广大教师更好地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校启动了教授考察团计划,组织各院系教师走出校门,到地方去、到基层去感受火热的社会现实生活,让专家学者能够在认真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能够更加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努力为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目前已有6个教授考察团圆满完成了对浙江、湖北、广西、吉林、新疆、西藏等6省区的考察任务,从已经完成的情况看,教授考察团效果十分显著,不仅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服务,更为重要的是弘扬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培养了一批业务精湛、关注现实的人才队伍,这种学习方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支持和肯定。


三、抓实师德建设,增强教师树立良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为人师表上体现先进性
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状况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至关重要,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是教师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因此在党员先进性教育中广大师生十分关注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建设问题。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学校牢牢抓住“三项学习教育”中第三项学习教育内容,将其作为深入推进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的良好契机。一段时期以来,学校在全体教职员工中深入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鼓励他们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在教书育人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是修订了1997年制定的《中国人民大学教师道德规范》,对规范内容进行充实和完善,使规范变得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具有操作性。二是探索师德教育新形式,通过组织教师社会事件考察活动,让教师们走出“象牙塔”了解民情、民风和民俗,让教师们在活动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的目的。在学校工会、教代会的组织下,我校十几个考察团的数十名教师先后到甘肃定西和黑龙江伊春、大庆等地考察。广大教师对于这种社会实践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纷纷表示精神上得到了很大收获。三是在全校教师中开展评选和宣传“中国人民大学师德标兵”活动,从正面加大宣传和奖励力度,树立榜样,不断推动学校的师德建设工作。四是设立并全面实施师德建设项目,通过出版书籍、发布倡议书、制定师德教育规章制度等措施,系统而全面地对全校教师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五是深入挖掘学校师德先进典型,在全校教师中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营造良好的师德建设氛围。六是重视保持和弘扬老一辈教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今年的教师节表彰会上,我校为33位老教授颁发了“荣誉教授”称号,希望通过弘扬老教授们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卓尔不凡的业绩来进一步促进全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七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帮助他们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实践证明,经过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目前我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精神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今年先后有几十名教师获得教育部、北京市和学校的师德标兵、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涌现出了如哲学院方立天教授等一批先进个人,他们都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精深的学术造诣,他们的人品和学风得到了全校师生员工的公认。在近期公布结果的第五届国家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我校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总之,我们认为通过抓实“三项学习教育”,不仅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而且进一步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我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中的指导地位,真正使党员先进教育活动落到了实处,取得了实效,为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加快我校创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进程凝聚了力量。

(《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年第2期)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