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总经理刘石泉、副总经理龚波一行到中国人民大学开展人工智能技术专题调研,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出席座谈会。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兼学校办公室副主任丁凯、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刘鹏、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文继荣、未来法治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吉豫等参加座谈会并一同调研。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窦志成主持座谈会。
王轶对刘石泉一行来校调研表示欢迎,对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多年来的支持致以感谢。王轶从历史沿革、学科特色、社会贡献等方面向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十余位代表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基本情况。他表示,迈进新时代,为更好地适应和迎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满足国家对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迫切需求,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法治研究院等机构,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布局。对外部物理世界认知的突破,一定也会对人文社科研究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希望通过建设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更进一步完善学校理工学科建设,赋能传统优势人文社科发展。
刘石泉简要介绍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情况,并回顾了双方的合作情况。他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也希望能在已有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协同等探索基础上,进一步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做出新的贡献。相信与中国人民大学这样一所有着深厚红色基因的高等学府的合作,将会产出更多服务于人民的创新科技成果。
文继荣从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科研项目、企业合作、国际交流等方面介绍了高瓴人工智能学院的建设进展,并介绍了现有团队的科研方向和成果。他表示,新学院的建设既和厚重的基础学科有关,又与领先的交叉学科紧密结合,因此在学校“十四五”规划的总体学科布局中,担当着重要使命。在最新一次全球计算机科学最权威的榜单 CS Rankings 中,学院在“人工智能”学科整体方向排名全球第 二十九位,在“智能信息检索”细分领域排名世界第二,正在建成一支人工智能领域最优秀的科研力量。
会上,张吉豫介绍了对未来法治研究院面向科技革命着力拓展的法学研究,以及围绕新技术开展的相关法律规范和法律问题研究成果。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卢志武作“悟道·文澜——大规模通用中文多模态预训练模型及其可视化解释”成果展示。与会嘉宾与科研人员围绕相关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
与会双方一致认同希望未来在已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拓宽合作领域,共同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科技与质量部、人力资源部、二院、三院、四院等单位负责同志和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多位教师代表参加座谈会。
(责任编辑:李驰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