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防灾减灾:中国经验与国际合作”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来源:新闻学院
时间:2021.05.10

5月9日,在第十三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即将到来之际,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与中国应急管理学会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联合承办,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四川大学研究生实践服务团、中俄新闻教育高校联盟等单位协办的“防灾减灾:中国经验与国际合作”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中央相关部委领导、地方政府新闻发言人、全球五大洲七个国家的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国际新闻媒体人等参与分享和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出席论坛并致欢迎辞,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郭卫民,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副会长郑国光,美国雪城大学公共传播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建设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帕梅拉·休梅克分别作了主旨演讲。主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胡百精主持。

靳诺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对各位来宾表示欢迎,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她指出,随着信息化、城市化、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及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性也越来越大,对我们加强全球灾害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靳诺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不断增强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提升防灾减灾的科学性;二是不断增强对防灾减灾重要性的认识,提升防灾减灾系统性;三是不断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切实加强防灾减灾国际合作。最后,她希望本次论坛能够成为中外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领域专家学者信息沟通、资源联通、合作畅通的平台,成为政府与学界、国内与国外对话互动的平台,为我国应急管理事业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奋力开创国际防灾减灾救灾的新的局面。

郭卫民代表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向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向线上线下出席论坛各国友人表示欢迎,向参与论坛筹备的各方面人士,尤其是中国人民大学和人大的新闻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表示感谢。他简要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防灾救灾工作的发展历程,表明我国防灾救灾工作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由薄弱到不断完善的转变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展示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和生动实践。另外,郭卫民结合其工作和思考,谈了三点建议:第一,扎实树立预防为主理念,提升公众防灾意识;第二,切实提高综合抗灾能力,筑牢安全发展的根基;第三,积极开展减灾国际合作,树立良好国家形象。

郑国光表示很高兴能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即将到来之际,举办和参加此次论坛,交流中国防灾减灾的经验和做法,学习互鉴国际防灾减灾的先进经验。他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自然灾害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特征。作为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在防灾抗灾救灾的过程中积累了以下经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着力强化防灾减灾救灾的理念和价值的引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形成了顺畅高效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完善社会治理,夯实基层基础,不断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加强国际交流互鉴,构建自然灾害防治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进一步提出要推进全球防灾减灾救灾机制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国际和区域性组织的合作机制和渠道、进一步深化区域多边机制的合作等建议。

帕梅拉·休梅克围绕“美国在防灾减灾中的谣言应对”主题发表主旨演讲。她提出了灾害事件中信息发布的建议:一是及时公开数据,保持信息公开;二是在灾害发生后,媒体需要获取准确的信息并且进行有效的传播;三是应重视行业专家的意见建议,进行相关的防灾减灾的决策制定;四是灾害发生后,政府、民众和专家学者需要通过互相沟通、多元互动来消除信息不确定性;最后,政府需要及时根据灾害信息的实时变动调整政策以实现防灾减灾的更好效果。

胡百精对参会的嘉宾表示欢迎。他指出,防灾减灾、应对危机是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一部人类文明史,既是追求进步创造繁荣的历史,也是应对各种灾害,抗击各种危机的历史。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大力加强公众安全教育,扎实推进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整体安全水平,论坛设置了现场连线环节。

嘉宾主题演讲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周勇主持“五进”现场连线。

协办单位四川大学研究生实践服务团赴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赴武汉市东湖新城社区,中国平安集团赴深圳基层社区,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VR防灾减灾体验和健康义诊等系列活动,真正落实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主论坛后三个专题分论坛同时举办,包括“危机应对与国际合作论坛”“政策创新与公共治理论坛”和“风险沟通与舆论共识论坛”,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积极发言,集思广益,为促进减灾国际合作、降低自然灾害风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危机应对与国际合作论坛”由周勇主持,论坛参会专家学者们围绕危机应对的国际合作领导力、运用协商民主进行政策建议、建设韧性国家、灾难情境下的政治与公关战略创新、媒体如何在灾难中促进公众行动等方面进行主题发言。

“政策创新与公共治理论坛”也同时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崔军主持会议,论坛参会专家学者们围绕政策创新与公共治理的主题,从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新加坡控制新冠疫情的经验教训、新闻业在全球疫情大流行中的作用、5G全媒体时代应急管理与舆论引导等方面进行主题发言。

“风险沟通与舆论共识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张辉锋主持,论坛参会专家学者们围绕风险社会与风险沟通、应急管理的属性适配和体系优化、互联网平台与危机治理现代化、基于风险共识的新闻发布以及从东亚地区经验看涉入与风险等主题进行发言。

(责任编辑:刘晓阳 郑钰)

编辑:杨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