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主办的 iConference2021于北京时间晚上6点全球同步开幕,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出席会议。会议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iConference2021大会主席刘越男主持。全球近500位信息领域学者和业界精英跨越不同时区共同参加本次线上会议。
杜鹏为开幕式致辞。杜鹏首先代表学校向所有参会者和会务人员表示感谢。杜鹏表示,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帝王修建城墙烽火传递信息,到公元前490年希波战争中的战士奔跑来传递信息,到现代的电信号、网络互联世界,千百年来,人类对信息的依赖和使用从未停止。信息科学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杜鹏指出,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自从2016年加入iSchools以来,积极参与iSchools的各项活动,多次担任活动组织单位,为信息科学研究注入了中国力量,为世界带来了中国视野。而此次iConference会议的举办,更加体现了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所代表的中国信息科学学者们为这个学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相信这次会议能够为未来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带来更多的机遇,成为点燃创新思维的“火种”,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胜利。
刘越男主持开幕式并代表iConference2021主办方致欢迎辞。她表示,在特殊的疫情时期,会议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大会组委会和中国人民大学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兄弟院校的慷慨帮助和会务人员的倾情奉献,感谢所有参会者的热情参与。今年是iConference举办的第16年,也是第二次以线上的方式举办。在过去的一年中,作为信息人,我们充分认识到了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在当今时代的重要作用,也感受到了作为信息人的骄傲。针对今年的主题“差异(Diversity)、分歧(Divergence)和对话(Dialogue)”,刘越男表示,期望通过这次会议为不同背景的学者和专业人士提供对话平台,在尊重彼此不同学术观点和见解的基础上,就信息、技术、人和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交流、促进合作,为学科的发展提供动力。
iSchools联盟主席格宾达·乔杜里致欢迎辞。格宾达表示,近年来iSchools发展迅猛,至今已经有120多个成员,国际信息学院联盟的国际性日益凸显。以今年会议为例,近500位全球与会者积极参会,分享交流前沿研究成果,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信息、数据的重要性。在全球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下,我们更加认识到基于人文的信息学科的特殊价值。联盟中很多成员为地区、为国家贡献智慧,促进社会进步。如何进一步扩大在全球的影响力、如何吸引更多的博士生等年轻的新生力量加入创新大军,如何实现数字转型、如何加强合作与交流,如何更好地贡献社会,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下一步更加关注的问题。
最后,格宾达·乔杜里代表iSchools联盟,对中国人民大学及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向所有筹委会的老师和志愿者表示感谢。
致辞结束后进入最佳论文颁奖环节。中文论坛主席、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卢小宾宣读了最佳中文论文获奖者。此次iConference会议共收到44篇中文论文,经匿名评审及主席团讨论,共录用了17篇。经主席团研究决定,iConference2021年最佳中文论文为《大数据治理规则构成要素框架构想》,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黄婕、安小米。
开幕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中国时区主旨发言。上海图书馆研究员、上海图书馆数字人文团队负责人夏翠娟围绕《Building a Data Infrastructure to Enrich the Multiple Sources of Evidence for Humanities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Memory(丰富人文研究多重证据参照体系的数据基础设置建设——从文化记忆的角度)》主题发表主旨演讲,阐述文化记忆机构如何通过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来丰富数智时代人文研究的多重证据参照体系。
开幕式标志着iConference各项学术交流活动正式开始。此次大会的召开将极大地促进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与世界高水平大学信息学院的学术交流,提升学院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对提高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国际影响力、科研教学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万欣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