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会见来访的保定市副市长杨伟坤一行,并召开座谈会,就进一步深化保定市与中国人民大学开展校地合作有关事宜进行座谈。保定市政府有关负责人,阜平县县长贾瑞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欣、副县长杨进忠以及阜平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一同来访。
杨伟坤表示,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从解放前走来的高等学校,是共同的红色基因把人民大学和阜平县紧紧联系在一起。人民大学的前身华北联大曾长期在阜平县驻扎,这是阜平的光荣,保定市和阜平县将全力支持、配合华北联大旧址的维护改造工作,并希望与人民大学开展更多相关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王轶表示,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华北联大在九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在晋察冀边区坚持办学,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得到了边区人民,特别是阜平人民的鼎力支持,可以说没有阜平人民的支持与付出,就没有华北联合大学,也就没有包括人民大学在内的从解放区走来的一大批高等学校,人民大学将铭记这份深情厚谊,与保定市、阜平县一道把华北联大旧址建设好、维护好,作为人民大学师生校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校史教育培训基地,进一步继承华北联大的光荣传统,弘扬华北联大的宝贵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馆、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贾铁英汇报了与阜平县有关单位多次交流和赴华北联合大学旧址实地考察的情况,概要介绍了与阜平县共同对华北联大旧址进行维护和改造的初步方案以及相关工作的具体时间表。
贾瑞生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与阜平县正在开展的有关合作项目相关情况,对双方合作进行旧址维护改造的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双方还就开展校地合作其他有关事宜进行了进一步座谈交流。
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周荣,附属中学联合学校总校常务副校长兼党委副书记杨连明以及文化科技园、国内合作工作办公室有关同志参加座谈。
阜平县地处太行山东麓,1937年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革命和战争年代,阜平人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新中国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1939年,华北联合大学师生在阜平举行开学典礼,开启了学校发展的新阶段。华北联合大学旧址位于阜平县平房村,目前尚存有部分建筑,成仿吾老校长等曾长期在此办公,华北联大学员在此参加学习、接受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