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至12月2日,由意大利路易斯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的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高校联盟2020年会暨“人工智能+”系列线上论坛召开。联盟2020年会广泛邀请来自联盟内组织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举办了四场线上国际研讨,主题分别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人工智能与公共治理、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参会代表来自巴西FGV大学、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大学、土耳其考其大学、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荷兰蒂尔堡大学、意大利路易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联盟内高校,共吸引超过两千名听众。
11月11日,由意大利路易斯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的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高校联盟2020年会暨“人工智能+”系列线上论坛开幕式暨首场论坛召开。首场论坛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应用”为主题,来自联盟高校及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通过视频发表开幕致辞。他强调,应对疫情下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办学特色的高校应携起手来,为促进教育合作和文明交流做出努力,并表示在人工智能兴起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必须积极主动地借助现有技术的优势,服务社会发展,帮助人们理解人工智能这场全新的技术革命。
路易斯大学校长安德里亚·普伦奇佩(Andrea Prencipe)在开幕致辞中介绍了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高校联盟的成立背景及发展目标,同时强调了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和不确定时代下,探讨社会科学跨学科发展的重要性。
意大利路易斯大学副校长拉斐尔·马尔凯蒂(Raffaele Marchetti)、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时延安主持开幕式。
意大利路易斯大学教授朱塞佩·意大利诺(Giuseppe Italiano)、南非斯泰伦博斯大学教授布鲁斯·沃森(Bruce Watson)、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大学副教授弗拉基米尔·休尔(Vladimir Shchur)、高瓴人工智能学院长聘副教授宋睿华、以及荷兰蒂尔堡大学助理教授约里斯·马尔德(Joris Mulder)等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线上探讨会,分别作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的网络安全”“‘与时间相关’:运用关系事件历史理解社交网络动态”“如何用人工智能为故事创作故事板”“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处理全基因组序列以估算最近祖先(TMRCA)分布时间”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的犯罪网络分析”等报告,展示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在人口统计、艺术创作、社交网络和犯罪分析等多项研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研讨会由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文继荣主持。
11月18日,系列研讨会第二场:“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成功举办,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未来法治研究院协助承办。巴西FGV大学教授伊瓦·哈特曼(Ivar Hartmann)、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郭锐、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大学达利娅·伯克兰教授(Daria Boklan)、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大学教授弗亚德·亚里斯克罗夫(Fuad Aleskerov)、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大学博士奥嘉·切特维里科娃(Olga Chetverikova)作主旨发言,主题分别为:“法律领域中,人工智能作为未来角色中的三个要素”“人工智能的伦理与治理”“人工智能能否为北极地区提供一条国际法”“人工智能与全球价值链:监管为何如此具有挑战性”;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程雷作为致辞嘉宾与会;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吉豫担任主持人。
11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协助承办的系列论坛第三场:“人工智能与公共治理”在线上举办,吸引上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听众参与和提问。研讨会邀请到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大学公共管理与治理研究所伊夫杰尼·斯泰林(Evgeny Styrin)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土耳其考其大学副教授厄尔登·尤里克(Erdem Yoruk)作主题报告,意大利路易斯大学外事副校长拉斐尔·马尔凯蒂(Raffaele Marchetti)担任主持人。与会代表分别就“从俄罗斯视角看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伦理问题”“人工智能在公民与国家互动中的应用:以政府热线为例”、“使用人工智能来理解社会运动的潜力和挑战”作主旨发言,并进行讨论。
12月2日,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高校联盟2020年会闭幕式暨“人工智能+”系列线上论坛第四场召开,近300名观众通过线上方式观看会议直播。意大利路易斯大学副校长保拉·塞韦里诺(Paola Severino)、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分别在闭幕式致辞,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张大淼担任闭幕式主持。
意大利路易斯大学副校长保拉·塞韦里诺(Paola Severino)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各位合作伙伴的谢意,并分析了人工智能在数字经济中应用的机遇和风险。她强调,当前疫情对院校国际间合作提出了重重挑战,加强互助交流,共同推进科研建设、信息共享、视角互换成为重中之重。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高校联盟为各大院校和学者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在闭幕致辞中就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高校联盟的发展历程、使命和愿景进行介绍,并回顾了本届年会前三场研讨会的内容。同时,他感谢了联盟成员及与会学者的大力支持、意大利路易斯大学的前期筹备以及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法治研究院、公共管理学院、经济学院的精心组织。他表示,本届系列论坛的闭幕标志着联盟合作的新起点,衷心希望各位学者和高校今后能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为解决重大公共问题贡献力量,实现联盟的使命。
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对线上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对参与本次研讨会的嘉宾和听众表示欢迎。他指出,在新冠疫情爆发和快速传播的背景下,数字经济极大地减轻了疫情对社会生产生活的负面影响,并认为在数字经济时代各行各业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他表示,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丰富实践为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介绍了经济学院同其他学院共同建立的跨学科数字经济平台。最后,刘守英表达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促进学术交流、为提高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水平作出贡献的愿望和决心。
随后召开的线上论坛以“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为主题,巴西FGV大学教授雷纳托·罗卡·苏莎(Renato Rocha Souza)、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罗茸、斯坦陵布什大学教授G-J·范·鲁昂(G-J van Rooyen)、荷兰蒂尔堡大学教授肯尼·米斯特斯(Kenny Meesters)分别作了“数据科学:数字人文的技术路线图和接口”、“网络效应和多网卖家的动态定价:关于美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研究”、“机器学习和农业:更好地管理测量”、“从潜力到影响:在高度不确定的时代利用信息”为主题的报告,并就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国别区域应用差异、信息传递等问题进行了点评和讨论。意大利路易斯大学副教授克里斯蒂娜·阿莱莫(Cristina Alaimo)担任研讨会主持。
“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高校联盟”(Social Sciences Universities Network ,SSUN)是中国人民大学与意大利路易斯大学共同发起成立的全球首个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要合作领域的大学联盟,旨在推动全球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优势的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创新、政策制定、文化传播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升政策影响力,成为全球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领跑者”。联盟将致力于整合全球优质人文社科资源,塑造更公平公正的学科评价体系,提升人文社科高校的全球知名度与影响力,为发展和繁荣人文社会科学提供平台,是对已有世界大学联盟的重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