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下午,北京市副市长隋振江一行到中国人民大学老校区调研,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党委副书记郑水泉、副校长朱信凯与隋振江一行座谈。
隋振江对中国人民大学老校区文物保护利用情况给予高度肯定。他表示,老校区既是人大历史的载体,更是国史的重要体现,对北京民国历史遗存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此次老校区的先期开发,将促进更大范围的开放和更高水平的保护,要抓住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中心城区腾退这一调整契机,积极创造条件保留历史文物。希望人民大学继续做好老校区居民情况的梳理工作,保障好群众的生活需求,在核心区重点文物腾退方面要把握时机、严格管理,真正实现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
靳诺对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于人大老校区修缮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老校区有序开展消防隐患整改工作表示感谢。她表示,老校区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人民大学组建的最初校址,对国家和学校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学校对老校区的文物保护和开放工作高度关注和重视。日前老校区已经面向社会预约开放,今后会进一步将重点文物腾退工作落到实处,把安全工作做细、做实。
朱信凯介绍老校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概况和老校区对外开放工作建议。他表示,老校区承载着人大人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的使命,为充分挖掘老校区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提高老校区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老校区自2019年面向校内开展文化推广活动,并于2020年11月1日正式面向社会预约开放。他同时对对外开放区域内的文物建筑修缮等问题提出建议。
座谈会前,隋振江一行走访老校区各处,实地查看文物腾退有关工作情况,靳诺、郑水泉、朱信凯陪同。
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周楠森,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向德春,东城区副区长陈献森;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赵峰涛,国管局房地产司司长徐永胜、副司长尹兴;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赵奇,社科院财务基建计划局副局长何敬中、房地产管理处于兴出席座谈会。中国人民大学学校办公室、国内合作工作办公室、资产与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