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深圳虚拟大学园第七届名校名师公益课堂启动 吴晓球教授作首场报告
来源:深圳研究院
时间:2020.10.26

10月24日上午,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承办的深圳虚拟大学园第七届(2020)名校名师公益课堂首场讲座在深圳虚拟大学园重点实验室平台大楼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吴晓球应邀出席并作主旨报告。深圳市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戎雪亚、虚拟大学园兄弟院校的师生代表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在深各界校友共百余人参加活动。

启动仪式上,戎雪亚代表深圳市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中心致辞,她对吴晓球表示欢迎,对中国人民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取得的成绩表示钦佩,对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在人才培养、智库建设、国际交流等方面做出的贡献给予了肯定,期待人民大学及人大深圳研究院能够为助力深圳发展、推动双区建设发挥更大力量。

在现场观众的见证下,戎雪亚与吴晓求共同启动深圳虚拟大学园第七届(2020)名校名师公益课堂。

启动仪式后,吴晓球作题为《双循环战略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主题报告,围绕双循环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双循环战略存在的优势、痛点、难点,以及如何依托双循环战略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等三个方面内容展开深入、详实的讲述。

吴晓球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格局日渐复杂化,全球出现的单边主义、民粹主义、逆全球化的趋势对国际经济活动带来重大影响,加上中美贸易战、新冠病毒的爆发及蔓延,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对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双循环战略应运而生。他进一步指出,思想僵化、制度缺乏激励、创新能力不足、人才约束、要素市场效率很低、腐败和不作为现象严重、金融制度特别是货币信用方面存在问题是许多新兴经济体难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中国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破除思想的约束和制度的藩篱,大力发展基于人才的科技创新,正确处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激发市场活力,同时扩大开放,推进与世界市场的有效融合。双循环的实现,将有力推动国家在“十四五”期间迈入发达国家行列,进而平稳跨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

报告结束后,吴晓球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交流互动。

深圳虚拟大学园名校名师公益课堂自2014年开办以来,已连续举办了六届,共举办公益课堂69讲,邀请了成员院校多位知名专家学者来深讲学,听众达到万余人次。今年第七届名校名师公益课堂的主题是:履行大学使命,传授中华文化,赋能特区创新。第七届名校名师公益课堂拟邀请12位专家教授围绕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法制建设、基础教育等多个专业方向,为广大社会听众带来高水平的公益课堂。

编辑:段雨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