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感受北京,共享魅力,凝聚青春团结力量:中国人民大学“京港青年伙伴计划”活动顺利开展
来源:校团委
时间:2015.09.07

为推动京港两地青年交流,展现人大学子精神风貌,根据北京市政府港澳办、北京团市委的部署,中国人民大学于2015年6月底启动了以“携手共成长”为主题的“京港青年伙伴计划”活动。两个多月来,校团委、校学生会已经成功开展了8期共9个批次活动,每批为期7天,共有近230名来自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德兰中学等香港大、中学的青年学生与中国人民大学约230人次志愿者在京港之旅中一起“携手共成长”。

爱国情怀感召之旅

“京港青年伙伴计划”进行之际,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和2015年北京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的筹备、举办期间,香港同学在北京处处能够感受到重大活动中展现的中国实力,时时能够体会到现如今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

在中国人民大学志愿者的陪伴下,香港同学分别前往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卢沟桥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圆明园、中华航天博物馆、奥林匹克公园等地进行了参观。在这些充满爱国气息的地方,同学们深深体会到了祖国母亲的感召和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在庄严雄伟的天安门广场,早起观看升旗仪式的香港同学伴随着雄浑的国歌声响起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报效祖国的热情和决心也被深深激发;在屹立了几百年又饱经过抗战烽火的卢沟桥,同学们深切感受着中华民族曾经遭受的苦难和抗日先烈誓死报国的决心;在圆明园,断壁残垣散发出的庄重气息让同学们体会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沧桑和自己身上所肩负的民族责任。

1

在中华航天博物馆,从航天英雄、英雄航天员照片到一架架神舟飞船实物,从长征火箭展览到空天实验展示,同学们详细地了解了祖国航天技术的成就和发展,惊叹着祖国的发展与强大;在奥林匹克公园,巍巍然如雄狮般威严横卧的国家体育场(鸟巢)以坚固复杂的钢结构造型和优美的线条向同学们充分展示着中华崛起的伟力。参加第二期第二批活动的19名香港同学还有幸于8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海外华裔和港澳台地区青少年“寻根之旅·四海一家”大联欢活动并参演了相关节目,表达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深深热爱和对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

古都文化探索之旅

作为一座具有3000多年建城历史的文化古都,北京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人文气息。中国人民大学“京港青年伙伴计划”也通过文化景点参观、文化体验沙龙、文化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让来自香港的每一位同学在北京这座古都里发现珍奇、感知文化。

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北海、恭王府……这些象征着古都文化的地标,无不让香港学生感受到北京悠久深远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在八达岭长城,同学们被其蜿蜒雄伟的气势所震撼,也为当年的劳动人民修砌城墙的艰苦卓绝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所振奋;在故宫博物院,香港同学被高大雄伟的宫门、巍峨壮阔的宫殿、黄瓦红墙的威严所展现的皇家气势和历史纵深感所震撼;在颐和园,北方皇家园林的大气豪迈给予了大家全新的文化认知。

除了参观文化名胜,香港同学还在志愿者引导下走访了前门大街、王府井、南锣鼓巷、后海、烟袋斜街等北京民俗文化集中地,体会了北京城的独特文化魅力。老北京胡同、四合院民居使“皇城根儿”下的民间文化和北京人乐观悠闲的气度、善良恭谨的品格彰显在同学们眼中;北京烤鸭、涮羊肉等特色美食更是让同学们赞不绝口,同时大家也被烤鸭厨师的精湛刀功技艺、铜炉火锅的饮食文化内涵所吸引,获得了文化体验与美味享受的双丰收。

2

京味浓郁、极富盛名的戏曲曲艺等艺术体验也是香港同学参加此次“京港青年伙伴计划”的一大兴趣点。校团委、校学生会、校学生艺术团与国家大剧院、中山公园音乐堂、中国戏曲学院、嘻哈包袱铺等单位共同为香港同学提供了一场场国粹文化体验之旅。在中山公园音乐堂,《霸王别姬——传统京剧经典折子戏》专场演出让同学们对国粹京剧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在中国戏曲学院和人民大学学生活动中心,国戏同学和人民大学学生艺术团团员分别为香港同学开设了“京剧国粹文化沙龙”活动,通过身段、唱腔、脸谱等专题展示、现场教学、互动交流,让同学们加深了对京剧、书法等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认识和兴趣;在嘻哈包袱铺,一段段相声表演让同学们捧腹之余,也感受到北京曲艺的繁荣兴盛。

此外,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文化讲座和沙龙也让香港同学受益匪浅。由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龙艳老师开设的“北京历史文化”专题讲座深深吸引了香港同学,通过讲座、多媒体展示、互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将老北京的建筑历史、风土人情生动地呈现给了每一位同学;由故宫出版社工作人员为同学们带来的“故宫与故宫的老照片”专题讲座也让同学们学到了许多知识,了解了许多历史。同学们还积极参与“文化保育与传承沙龙”活动,与校学生会志愿者就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话题开展互动交流,表达了对北京历史文化的钟爱。

城市魅力体验之旅

穿越了几千年的历史到如今,现代北京也在隆重的装束之下焕发出了国际都市的蓬勃活力,跃动着一颗青春之心。中国人民大学“京港青年伙伴计划”也组织香港同学参观了中关村创业大街、七九八艺术区、蓝色港湾和三里屯街区等充满着浓郁现代气息的地点,让同学们在感受北京与香港的“和而不同”中体验北京独特的现代城市魅力。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标志性区域——中关村创业大街,同学们聆听了工作人员关于创业知识和中国创业形式的专题讲座,对内地尤其是北京的创业情况有了系统而详实的了解;同学们还参观了部分创业示范点和创业基地,从京东智能奶茶馆到创业咖啡馆,这些创业成果让大家感受到了来自北京青年创业者的蓬勃朝气。

在“北京现代文化圣地”——七九八艺术区,同学们感受到了工业厂房与文化艺术的完美结合,各式各样的展览馆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在蓝色港湾、三里屯等街区,大家领略了北京在传统之外的现代一面,对这些街区的建筑设计、商业气息、人文景观都迸发出浓厚的兴趣。

青年友谊熔炼之旅

3

通过全方位的参观体验,每一批香港同学在短短的七天行程中无不爱上了北京这座不只一面的城市,无不为北京及内地的历史文化和发展建设所感染和震撼。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大学的美丽校园,校团委、校学生会等的悉心安排和志愿者们的热情接待也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

来自校学生会的志愿者们牺牲了暑假休息时间,全身心的投入到对香港“小伙伴”的接待服务中。在长达两个多月的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通过细致周到的服务和以诚相待的沟通与200余名香港同学从陌生到熟悉,结成了亲密的伙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每批香港同学的抵离,都能看到志愿者们到机场、车站举牌接送的身影;每天的行程开始前,志愿者们都会做好功课、力争当好导游,也会为香港同学准备好饮用水、干粮、纸巾、应急药品等物品;每天的活动进行中,志愿者们都随时保持饱满的热情为香港同学细致讲解、与他们用心交流、为他们拍摄照片、同他们合影留念;每天的行程结束后,志愿者们都会为香港同学详细介绍下一天的活动安排,也会收集他们的活动感言和意见建议便于及时总结和改进。

志愿者们还积极带领每一批次的香港同学参观中国人民大学校园、了解中国人民大学校史校情,提高他们对学校、对内地高等教育发展的认识;积极组织“京港校园文化沙龙”,向香港同学介绍中国人民大学独具特色的校园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并与他们互相交流分享、自由讨论辩论,在不同中寻找相同的文化根源,在相同中探寻各自的文化魅力,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针对香港同学的特殊需求和一些突发状况,志愿者们也会耐心细致地协助解决。部分香港同学提出办理内地电话卡、连接校园无线网等需求,志愿者们积极联系沟通,帮助他们解决了这些困难。8月3日,两位香港同学不慎丢失了项链,志愿者们协助他们报警并挽回了损失;8月18日,一位香港同学不慎将脚扭伤,为了帮助她实现游览故宫的愿望,志愿者们伸出温暖的手,专门为她租借轮椅,轮流推着她走遍了故宫的每一条道路,在一些崎岖路段还共同抬起轮椅通过,使这名同学深受感动。

4

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也使他们收获了一大批感情深厚的香港朋友。一篇篇香港同学留下的感言充满了对他们的喜爱、赞叹与感激;一张张从香港寄来的明信片诉说着对相聚的回忆、离别的思念和再见的期待;一条条平安抵港、邀请回访的短信和日常交流的微信已成为志愿者们每天生活中的“新常态”……

温馨服务感动之旅

自接到活动任务以来,校团委、校学生会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制定了周密详细的工作方案,与北京团市委等上级部门密切沟通,与学校国际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教务处(暑期学校办公室)、招生就业处、财务处、博物馆(校史馆)、后勤集团等部处及相关院系通力合作,在人员遴选、行程制定、接待服务、工作机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确保了此项活动顺利进行。

5

参加中国人民大学“京港青年伙伴计划”活动的香港同学全部由学校自主邀请。校团委、校学生会发动多种资源、通过各类渠道邀请了参加相关学院开展的既定合作项目的部分香港地区高校同学、参加2015年暑期学校(国际小学期)学习的部分香港籍或香港地区高校同学、即将入学成为学校2015级新生的部分香港籍中学生参加活动,同时联合学校港澳台办公室向香港地区各大高校、中学发出宣传邀请,并吸引了大批香港同学自主报名参加活动。

校团委、校学生会根据受邀参加活动的香港同学的不同特点、时间安排、相关需求和实际情况,将活动分为不同期段和批次组织实施,针对每一批次活动设定了专门的主题,如“北京城的昨天与今天”、“传承使命、勇担重任”、“古都历史文化”、“京港文化的差异”、“我眼中的北京城”、“回顾历史、共迎未来”等,制定了详细周密、科学合理的行程安排,提前联系预定好香港同学在京期间的住宿、餐饮、交通、参访及门票等事宜,并在活动开始前与香港方面及同学积极对接、了解和提供相关信息和咨询,保障了香港同学在中国人民大学度过一段愉快、舒心的交流旅程。除来往京港的交通费外,香港同学的在京食宿、交通、参访费用均由北京团市委划拨专项经费予以承担。

6

针对京港同学文化差异及活动批次较多、时间跨度较大、交叉开展等情况,校团委、校学生会精心安排接待服务工作,提前遴选好“一对一”志愿者,部署好接待服务工作,针对每一批次的活动专门编发了志愿者工作手册,制作了团员证、志愿者证、工作证,召开了志愿者培训会、经验分享会,将志愿者分为活动组、宣传组、后勤组等多个工作组,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高效、顺利开展。

校团委、校学生会在活动进行中随时了解香港同学对行程安排、食宿交通方面的意见建议,每批活动结束后进行回访、保持联系,了解同学们的整体感受,便于对活动及时进行调整改进。部分批次的活动还创新地采用了“分小组、一对一”的交流接待形式和“菜单式”行程选择模式,保证了双方青年的充分、有效的沟通交流,使活动更加实效化而不拘泥于形式,受到了香港同学的普遍欢迎。

为期两个多月的 “京港青年伙伴计划”成为2015年暑期中国人民大学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项活动为香港青年了解内地、了解北京、了解中国人民大学、了解人大学子提供了一个丰富有效的平台,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认同感,激发了他们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同时也让中国人民大学的青年学子和学生骨干增进了对香港和香港青年的认识,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提升了沟通交流、组织协调、团结协作的能力,展示了人大学子的良好风貌,进一步增强了作为“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两地青年在活动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凝聚起了手牵手、肩并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青春的团结力量!

编辑:浩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