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至19日,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青年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承办的首届全国社会保障青年学者论坛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顾问、原劳动保障部副部长王东进,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国家行政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贸易大学、首都经贸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辽宁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内蒙古大学、安徽财经大学、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50多位青年社会保障学者围绕当前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杨俊和副主任委员、首都经贸大学教授朱俊生、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胡秋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员谢琼、浙江大学副教授张翔等分别主持开幕式和分论坛;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鲁全在闭幕式上做会议总结。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社会保障思想源远流长,制度实践内容异常丰富,近30年来的社会保障制度变革更是全面而深刻,无论从历史长度还是从改革力度在世界上都无出其右,这不仅为研究社会保障理论与学术提供了异常丰厚的土壤,亦可以为解决社会保障领域中的世界性难题贡献中国智慧。他希望青年学者能够秉持公平、正义、共享的价值理念,具有理性助力社保制度改革和努力提升中国社保理论学术国际地位的责任担当,在了解中国、研究中国和解决中国问题上多下功夫,这不仅是知识报国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社会保障学者能够为世界社会保障学术繁荣做出有益贡献的最佳途径。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顾问、原劳动保障部副部长王东进运用古今中外的诸多治学故事,结合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研究的需求,为与会的青年学者们做了一场生动、深刻的报告。他指出,青年社会保障学者责任重大,不仅要具有全球视野,更要扎实了解中国国情,多接地气,致力于用中国智慧解决中国的社会保障问题。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卢德之先生与大家分享了他创业和从事慈善事业的过程与思考,深刻阐述了他的共享理念。
此次会议设置了养老保障分论坛和综合分论坛,33位有较突出成果的青年学者围绕社会保障与国家治理、养老保险统账选择、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宏观政策取向、大病保险的公私合作、慈善事业信息公开、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等关键问题和热点问题做了专题发言,与会者展开了热烈讨论。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何文炯教授、申曙光教授和学会秘书长杨立雄教授等参加论坛并对青年学者们的发言与讨论做了点评。
经过二天的深入研讨,与会青年学者一致认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历史背景下,社会保障已从单纯的民生问题转变为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与政府合法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增进社会团结与互助、弘扬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制度安排,特别需要树立全局观与长远观,特别需要牢记社会保障制度弥补市场失灵和有别于经济政策的使命。在当前社会保障改革走向制度定型的关键时期,要宣传社会保障常识、强化社会保障意识,凝聚社会保障共识、坚守社会保障互助共济原则,在此基础上寻求更加合理的责任分担机制和更有效率的制度安排。
部分媒体报道链接:
[新华网]首届全国社会保障青年学者论坛在京举行
[人民网]首届全国社会保障青年学者论坛在京举行
[光明网]用中国智慧解决世界难题--首届全国社会保障青年学者论坛在北京举行
[中青在线]郑功成:应正确看待养老金“空账”问题
[中国青年报]养老金“空账”要由政府承担补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