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上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立勇大法官做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大法官讲坛”,并与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签署合作共建协议。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袁永新、办公室主任陈松林、宣教处处长徐哲、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马献钊等一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王利明教授,法学院副院长龙翼飞教授、胡锦光教授,诉讼制度及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陈卫东教授,证据学教研室主任李学军教授,副院长时延安教授、杨东副教授,李奋飞副教授、魏晓娜副教授等参加活动。陈卫东教授主持“合作共建协议签约仪式”和“大法官讲坛”。
张立勇院长与韩大元院长代表双方单位在“合作共建协议”上签字。
王利明副书记兼副校长代表学校授予河南省高院“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牌匾。
王利明教授代表学校对张立勇院长做客“大法官讲坛”并出席签约仪式表示欢迎和感谢。他介绍了张立勇院长的丰富履历和主持河南省高院工作以来,围绕司法公正、公开、民主的目标所推行的一系列新举措,如纠正了赵作海等错案,彰显了河南省高院秉承人文关怀、践行司法为民的先进理念,在司法实务界、法学理论界获得了广泛赞誉。
韩大元教授感谢张立勇院长为人民大学法学院学生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他指出,与河南省高院合作共建协议的签订是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具体体现,希望双方的合作能够探索一条高等法学教育研究机构与司法审判实务部门深入交流、多元合作的新模式,共同推动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
张立勇院长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司法改革任务,同时,新时期人民群众对公正公平司法的期望和呼声高涨,这些都对法院司法审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河南省高院一直在探索公正司法、民主司法的有效办法和途径,也得到了人大法学院专家学者的帮助和指导。张立勇院长认为,与人大法学院签订合作共建协议是双方合作共赢的新起点,期待双方合作能够硕果累累。
根据协议,双方今后将在专家咨询、教师挂职、学生实习、实务讲座、高层次法官人才培养、学术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通过发挥双方优势,共同推进法学实践教育与司法审判工作的发展。
大法官讲坛在明德法学楼602模拟法庭举行。龙翼飞副院长介绍了张立勇院长的简历,称赞他是一位精通专业、锐意改革的学者型大法官。
张立勇院长为法学院师生作了题为《关于防范冤假错案的几点思考》的学术演讲。演讲中,张立勇大法官结合审理过程中的工作实践,从法律适用和司法改革的视角,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自己对防范冤假错案的几点思考。他以河南省高院审理的“赵作海冤案”和“河南李怀亮涉嫌故意杀人案”两个典型冤假错案纠正入题,从“法治理念、司法机制、责任担当”等三个方面提出了防范冤假错案的具体措施。一、应坚持“疑罪从无”原则,落实“非法证据排除”,要在启动程序、保障程序等方面构建“非法证据排除”制度;二、构建公检法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构建“以审判为中心的庭审模式”、准确界定检察机关的“公诉人”的定位、“保障律师的辩护权”、“探索司法民主新模式”;三、法院必须勇于担当责任,完善错案纠正制度,建立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等。
张立勇大法官独特新颖又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精彩演讲博得在场师生的一致赞誉,法学院陈卫东教授对张立勇法官的演讲作了点评并与张立勇法官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张立勇大法官做了认真回应。
韩大元院长代表法学院向张立勇大法官赠送了 “大法官讲坛”纪念牌,并向河南省高院赠送了《宪法》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