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2013年度中国富布莱特学友会(筹)全体大会在人民大学召开
来源:文/校报记者 陈骊骊 学生记者 董晓彤 图/图片与视频中心 袁源 罗豫伟
时间:2013.10.24

10月18日上午,2013年度中国富布莱特学友会(筹)全体大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召开。今年大会的主题是“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理事会主席章新胜,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富布莱特学友会(筹)会长陈雨露,教育部国际合作交流司副司长杨军,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相关高校负责人,中国富布莱特学友会(筹)主要负责人,美国驻华大使馆代表和富布莱特学者近200人出席。

985A6778

陈雨露校长在致辞中说,中国人民大学自1982年参与富布莱特项目交流活动以来,通过该项目共派出17名研究生赴美攻读博士、硕士学位,36名访问学者赴美进行学术研究,同时邀请29名美方专家来校讲学。至今,活跃在各学科的富布莱特学者已经成为人民大学教学科研的排头兵,为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为相关领域的学科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

陈雨露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陈雨露校长强调,人文教育在创造人类文明推动历史进步中有着独特的功能。中美富布莱特项目的实践已经充分显示出人文教育对推动两国民众相知,推动国家关系的健康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富布莱特中国学友会为活跃在高校学术研究、教学和管理舞台上的中国富布莱特学友们提供了加强学术交流、加强联谊的平台,使大家能够通过群体的力量,同时从更多的视角洞察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中美双边关系。

陈雨露校长表示,随着中国以更加自信和开放的姿态参与到全球治理当中,中美两国交往的广度和深度正在迈入一个新的阶段,两国同世界的关系也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境界;相信在富布莱特项目的助力下,中美教育和人文交流会越走越宽。学友会的工作将为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促进世界不同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和谐共处提供重要而有益的启示。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章新胜从全球经济形势、教育科技发展、国际生态形势、全球治理四个方面阐释了富布莱特项目的意义和作用。他表示,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双边关系,在世界和地区的繁荣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亚太地区以至于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友会是中美合作的创造性产物,应服务于中美文化交流,为构建面向未来的中美友好关系发挥应有的作用。

985A6764

章新胜

教育部国际合作交流司副司长杨军表示,中美富布莱特项目是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的重要项目之一,该项目在两国教育交流乃至两国关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与会学友围绕此次会议主题,深入探讨,为两国人文交流和两国关系的发展献力献策,就如何开好第四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提出意见和建议。

985A6799

杨军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指出,学友会作为学术共同体,为即将加入共同体的新生代提供着示范和帮助,在促进中美学者之间的交流、两国学界之间的交流乃至两国之间的交流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学友会学友们应该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并有信心有责任通过更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取得更大收获。

985A6806

童世骏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富布莱特学友会(筹)秘书长宗瓦主持大会,并在中国富布莱特学友会会长会上作了工作汇报,对下一阶段继续扩大学友会影响力做了展望。会长会通报了本次筹委会主席团工作,推举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为新一年度会长,下届学友会活动将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

985A6676

宗瓦

在本届年会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时殷弘教授、黄卫平教授,复旦大学刘清平教授、北京大学湛中乐教授分别以《中国新领导与中国对外政策与中美关系前景》、《中美经贸关系或债务关系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西方人权理念能从中国文化学到什么?》、《中美的合作与交流》为题进行了主旨演讲。在分论坛上,与会学者从经济、社会、法律等方面就围绕大会主题进行了平行小组讨论。

D16T6832

平行小组讨论现场

富布莱特项目是中美两国政府间正式教育交流项目,创建于1946年,1985年中美教育协定正式将该项目纳入教育交流范畴,目前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该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教育和文化交流促进国家间的相互了解,自1979年开始执行以来,在我国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项目目前由美国专家来华讲学和中国学者赴美研修两部分组成,学科领域主要为人文、社科、管理和法律。

编辑:浩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