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教授会见了来访的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校长Menahmem Ben-Sasson教授一行。该校副校长Shy Arkin教授、副校长兼农业和环境科学院院长Aharon Friedman教授、国际学院教务长Mimi Ajzenstadt教授、脑科学中心Hermona Soreq教授、中国事务协调官Noa Nahmias以及以色列驻华大使馆文化学术及省际事务主任柯智凯、文化学术及省际事务协调官李一飞陪同来访。
陈雨露校长首先热烈欢迎Menahmem Ben-Sasson校长率团访问人大,表示此次访问及框架合作协议的签署是两校建立友谊、开展合作的重要契机,并感谢以色列驻华使馆在这一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陈雨露校长还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自1937年成立以来的历史。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人民大学的优势学科主要集中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在教育部最新一轮的学科评估中,中国人民大学有9门一级学科排名第一。他表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是全球知名的高等学府,希望两校建立合作关系,积极探讨开展师生交换、科研合作及合作办学的可能性,并开展实质性交流。
Menahmem Ben-Sasson校长首先感谢人民大学的热情款待。他表示人民大学及师生给代表团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印象,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非常期待两校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并在日后开展形式广泛的交流。
接着,陈雨露校长和Menahmem Ben-Sasson校长共同签署了两校框架合作协议。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伊志宏教授、环境学院院长马中教授、法学院副院长王轶教授和国际交流处副处长程鑫参加会见。
会见前,Menahmem Ben-Sasson校长在历史学院进行了讲座。历史学院副院长刘后滨教授主持。在讲座中,Ben-Sasson校长风趣生动地回述了西方文明的发展史。他说:千百年来,犹太人被西方主流社会所排斥。他们背井离乡,兢兢业业,在夹缝与困苦中寻求生存。1918年,希伯来大学早于以色列建国建校,寄托了整个犹太民族用知识把握命运的强烈渴求。曾经备受排斥的犹太人并没有被磨去积极的心态,他们希望能够同世界主流社会保持开放的交流与沟通,因此希伯来大学的定位是由犹太人创立的世界性开放的大学,为推动人类文明前进做出卓越的贡献。讲座赢得了历史学院师生的阵阵掌声,Ben-Sasson校长一一回答了观众的踊跃提问。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全体代表团成员还访问了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并与学院执行院长梁晶教授、副院长汤珂副教授等会谈。Mimi Ajzenstadt副校长访问了法学院并与法学院副院长刘明祥教授及谢望原教授会谈。Shy Arkin副校长、Aharon Friedman副校长访问了环境学院并与环境学院师生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