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跨文化沟通系列讲座”再开讲 关注基督教的“非宗教”诠释
来源:教务处
时间:2013.05.23

5月22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通识教育大讲堂•跨文化沟通系列公开讲座”第二季第五讲在1304教室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文学院教授杨慧林以“关于基督教的‘非宗教’诠释”为主题,给近两百名同学带来了三个多小时的精彩演讲。

讲座副本

讲座伊始,杨慧林教授从《圣经》中伊甸园的故事、西方学者理雅各(James Legge)对《道德经》之“道可道”一章的译文、彼拉多的“真理之问”(What is truth)及艾略特(T. S. Eliot)的《岩石》(The Rock)之诗四个典故作为引子,切入基督教与西方文化、人文学术之间的相关互应问题。接着,杨慧林教授着重介绍了神学家朋霍费尔(Dietrich Bonhoeffer)、哲学家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和学者齐泽克(Slavoj Žižek)的主要思想,并指出西方文化和神学始终存在着一种互动,而基督教的神学传统从来就有一种与人文学术的相关互应、互相刺激和互相启发,在西方文化中既存在着基督教神学的人文学论说,也存在着西方人文学的神学关注。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与杨慧林教授进行了现场互动交流。

编辑:天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