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组织了第四届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知识竞赛决赛入围选手参观国家博物馆,此行旨在发挥人文学科的优势,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以此为契机营造大学校园的人文氛围。
此次参观由历史学院团委书记杨琳老师带队,历史学院副院长刘后滨教授、国家博物馆展览部陈莉、阎志、张维菁等研究人员分别进行了讲解。
大家首先参观了位于地下一层展厅的“古代中国陈列”。该陈列为“中国通史陈列”,以时间为轴,共分10个展厅。这些珍品带给同学们很大的震撼,来自国际关系学院的郝浩同学说,当看到商周青铜器时很有感触,真想学习考古学的专业知识。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也积极提问,加深了对文物的了解与认识。很多同学都不是第一次来到国博参观,但都表示,有专业老师讲解的参观绝对是第一次。国际关系学院2011级的李晨阳说道:“我以前来过好几次国博了都没有人讲解,这次有人讲解,感受还是很不一样。有些不太注意的东西,这次就可以更深的了解”。在讲解过程中,刘老师提到,读历史的人不看文物是讲不出来的东西的。2012级社会与人口学院的李星辰说:“光在书本里学,不来亲自看这些文物有很苍白的感觉。实地了解的震撼力是无与伦比的,有些在书本上看到特别熟的东西,比如说魏晋的说唱俑,当我看到的时候就特别激动,就像看到了久违的故人一样。”
之后大家参观了“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瓷之韵——大英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瓷器精品”展、“友好往来历史见证——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交活动受赠礼品”展。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都表示获益匪浅。2012级国学院李嘉哲说:“真是不虚此行。看到很多书上的或者是传说中的东西吧,觉得很惊喜。”2012级历史学院的于曦翔也有相同的感受。他说,参观国博感受最深的就是从来没有和历史文化那么接近过。这次参观让同学们触碰到了深厚的历史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