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经管学科青年教师经验交流会举行
来源:文/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 图/尹航
时间:2012.09.14

9月12日晚,由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召集的中国人民大学青年教师平台迎新联谊活动于明德主楼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人事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统计学院、环境学院以及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的近八十名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联谊活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胡波担任主持人。

经济学院教授陶然首先致辞。陶然教授结合自身科研与教学经历,强调“教学相长”与教师间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此外,陶然教授建议进行理论研究要将目光深入到中国经济的现实层面,敢于发问,“问对了问题,研究就成功了一半,再用好的方法回答它”。他相信,中国人民大学若要在中国经济研究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关键要对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随后,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汪昌云提出,青年教师们需要多做些中国问题的相关研究,并进行中英文双语的发表。这一方面有助于青年学者们在发表国际期刊文章、参加国内会议和申评各项基金时更易被本土学者所认可,另一方面探索中国经济问题,可以产生很多优秀的理论成果。

汉青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梁晶指出,本次迎新联谊活动旨在让海外归来的新老师在“老同志”的帮助下尽快适应国内环境,并以此推动具有相同研究兴趣的青年教师的进一步合作沟通,促进“本土”与“海归”教师的深入交流,形成更多跨学科的优秀研究成果。

此后,与会青年教师们轮流发言,就自身的教育背景、研究领域、可分享资源、所寻求帮助等方面展开交流。

紧接着,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的叶光亮教授和财政金融学院的刚健华副教授作为青年教师代表,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验。叶光亮教授指出老师之间的相互沟通能擦出思维的火花;汉青研究院也正努力开展各项活动,让老师们更多地聚在一起。刚健华副教授提出,开展学术研究的最终价值是对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在这层意义上,教师之间需要更多的交流,力求在中国经济领域取得更多优秀的研究成果。

最后,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副院长汤珂向大家汇报了汉青学院自召集青年教师平台以来的相关工作,同时听取了相关建议与意见,并诚邀老师们共同参与汉青研究院第四届划船比赛。

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通过开展学术联谊沙龙、“fresh air”咖啡沙龙、郊区踏青以及迎新联谊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旨在搭建以经济学科为主的青年教师合作平台,促进中国人民大学各学院间的学术资源共享,促进不同专业教师的合作研究,促进“本土”和“海归”教师的相互融入和取长补短,开辟多元化的学术交流形式,活跃人民大学的学术氛围,催生更多跨学科的优秀研究成果。

编辑:天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