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全国首家专业版权评估中心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
时间:2012.01.09

1月6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版权评估中心成立仪式在文化大厦隆重举行,这是全国首家专注于版权的专业版权评估中心,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多年的版权评估理论探索向实践领域迈进。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牛维麟,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副司长汤兆志,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巡视员施俊玲等领导出席了成立仪式。仪式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战略委员会主任王霁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牛维麟首先致欢迎辞,他肯定了国家版权贸易基地自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并特别指出在版权评估领域,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已经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版权评估中心正是在此基础上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产物。他希望基地能够再接再厉,建设运作好版权评估中心,为中国版权产业的发展带来新气象,为建设文化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管委会办公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执行主任彭翊具体地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在版权评估研究方面的成果和版权评估中心的工作机制。

随后,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牛维麟共同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版权评估中心”揭牌。

为了充分发挥版权评估中心的作用,准确评估版权资产价值,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版权评估中心特别成立评估中心专家委员会,并与国内几大资产评估公司、银行和文化产权交易所建立合作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牛维麟、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副司长汤兆志分别为专家委员会的18名代表颁发聘书。

评估中心与连城资产评估公司、中通诚资产评估公司,中国银行、北京银行,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六个合作单位的合作协议也正式签订。

在此次版权评估中心成立仪式上,主办方专门安排了一个简短高效的小型研讨会,与会领导和专家共同为版权评估中心的建设运营出谋划策。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副司长汤兆志肯定了版权评估工作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一项工作,对维护著作权人的权力,促进版权产业发展和版权资产投融资等方面都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希望受聘的专家、资产评估公司、银行和相关协会能够同心协力,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巡视员施俊玲谈到文化产业具有明显的轻资产特征,由于版权无形资产的复杂性和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专门针对文化类著作权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机构长期匮乏,大量的文化无形资产处于停滞状态,人民大学版权评估中心的成立,是继版权资产评估准则的研究和制定之后,对版权资产评估准则研究成果的及时应用,积极响应了国家新的政策精神,满足了文化产业对版权资产评估的迫切需要。同时,版权评估中心的设立有利于文化技术市场推动文化创新和金融创新,从而更好地维护文化市场的秩序,促进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最后,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作了总结发言。他回顾了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开展版权资产评估工作的历程,指出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之下,著作权如何为文化服务成为了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而版权资产评估正是一条重要的破解之道——版权评估中心的建立,使版权的价值得到比较好的认定,能更好地促进公平交易,也能帮助以版权为核心要素的文化创意类企业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他高度评价版权评估中心是一项具有高度开创性和旺盛生命力的工作,必将写入史册,未来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版权评估中心的成立得到了国家版权局、文化部文化产业司、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的大力支持。针对我国版权评估难的现状,早在2010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便创造性地开展了版权资产评估准则研究,并取得三大研究成果:一是完成版权资产评估准则研究,向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提交《版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建议稿),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在此基础上发布正式的《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二是完成中国版权资产评估状况的调研,向国家版权局提交《中国版权资产评估状况调研报告》;三是完成版权资产评估方法体系的研究,形成研究报告《版权资产评估研究》。在此基础上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版权评估中心,意味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已经在理论付诸实践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它同时也是对我国多年的版权评估理论探索的一个总结,作为全国首家专注于版权的专业版权评估中心,它的成立为科学客观地评估版权资产价值,为版权作品交易、版权企业投融资、版权纠纷处理等版权产业链的各环节提供版权评估服务,提供了一条现实的途径,对于推动版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促进版权相关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编辑 杨默)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