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充分酝酿和多方征求意见,3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向师生正式公布了“1020行动计划”。在“2012年发展建设十件大事”中,庆祝人民大学建校75周年位列第二,被公认为是总结办学经验、提升办学水平、推进“十年腾飞”、弘扬人大精神、加速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机遇。
随着校庆筹备工作的启动,学校领导主持召开了多场专题办公会、征求意见座谈会,讨论制定75周年校庆工作方案。各界校友、专家学者和学校教师、学生围绕校庆主题热烈讨论,积极建言献策。2月26日晚,陈雨露校长与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制片人、学校董事会常务董事、86级校友朱波会面交流,研讨形成了关于75周年校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关键思路。3月7日晚,分管校庆工作的袁卫常务副校长邀请政界、企业界、新闻界的知名校友策划校庆相关工作,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司副巡视员牛燕冰校友、团中央统战部台湾处处长曾锐校友、中国教育报高教中心主任唐景莉校友、参与人民大学LOGO设计的章叶青校友、《新远见》杂志执行总编辑郭晓东校友等出席。3月20日中午,受校领导委托,校长助理、学校办公室主任兼校庆办公室主任刘向兵邀请张成思、胡百精、汤珂、郑适、杨东等十位青年教师学者代表,征集了对75周年校庆工作的意见、建议。3月22日中午,校庆办公室副主任宋大我受校领导委托,在学生活动中心召开校庆工作学生代表征求意见会,同与会的学生和学生组织代表就校庆方案进行了交流研讨,并对相关筹备工作做了深入动员。
人民大学75周年校庆活动将“以校友为中心,以学术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体现出“隆重简朴”、“继中贯西”的原则,通过全面、精细的策划、筹备和组织工作,把校庆办成一个能让全校师生和校友共同体会使命感、自豪感和幸福感的欢乐节日,让校友受感动,让师生受教育,让社会受影响。
目前,校史馆、博物馆的改建、扩建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将于校庆前夕完成;《中国人民大学新世纪图录》、《求是园名家自述》(第二辑)、《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第六集)等校史研究成果正在编印出版,为75周年校庆献礼。
校庆期间,中国人民大学将举办一系列高水平、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议,发布一批有标志性、前瞻性的学术成果,系统推进人文社科和理工学科建设;将启动通州新校区建设,启动张自忠路老校区以及陕北公学旧址、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旧址修缮工程;将加快落实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有关试点的进程,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发布《中国人民大学章程》;将邀请世界著名大学校长来访、演讲,多措并举地扩大中国人民大学在海外的影响。
校庆活动的设计体现出了对在校学生参与度和认同感的高度重视。例如,采取一对一的做法,由每位在校生联系一位校友,持续发送校庆信息,邀请校友返校,并于校庆当日结对接待;举办艺术文化节、学术文化节、社团文化季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百村调查”等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项目,把人大足迹带到全国各地、带到社会一线,让社会各界感受到建校75年来形成的“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精神,感受到人民大学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
年内,人民大学还将迎来信息资源管理学院60周年、统计学院60周年、深圳研究院10周年、汉青研究院5周年以及中法学院成立等一系列庆祝活动。这些庆祝活动将与建校75周年校庆活动一起,共同营造热烈、和谐、温馨的节日氛围,让师生、校友们发自内心地为“我是人大人”而自豪。
(编辑 杨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