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人大哲学院举办青年哲学论坛第六次报告会
时间:2009.03.05

3月4日下午14:30,由人民大学哲学院主办的“青年哲学论坛”第六次报告在人文楼6层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由哲学院博士生导师、管理哲学教研室教授、留日博士后李萍作报告,温海明老师担任本次报告会主持人。本次论坛的题目是“‘伦理’、‘道德’概念的近代翻译和意义转换”。参加本次论坛的有安启念教授、葛晨虹教授等以及哲学院院学生。

论坛上,李萍教授先讲述了“伦理”、“道德”概念在近代西方的含义和在东亚的传统含义,说明东西方对“伦理”、“道德”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异。接着,李教授借介绍近代日本著名人物,如佐久间象山、西周等,论述了近代日本对“道德”、“伦理”概念的翻译和引申。最后,李教授论述了近代中国对“道德”、“伦理”概念的引介。在论述过程中,李教授特别提到了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对彼此有着复杂的的情感,对日本影响最大的并非中国的儒学,而是日本本土的神道,这是中国对日本一个很大的误读。一位听众还就此提问说,听了李教授的论述,感觉近代的中国和日本就像两个相扣的齿轮,中国是大齿轮,缓慢地转动,日本是小齿轮,快速地转动,应该如何从价值上看待中国对日本的误读?李教授回答说,这种误读是两种文化碰撞时必经的阶段,就像中国文化刚刚与西方文化接触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误读。但是至于误读合理不合理是一个值得详细探讨的问题。

本次论坛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很多参加者都表示李教授今天讲述的很多引证、说法及观点等都是第一次听到,题目新颖,内容丰富,受益匪浅。

(编辑:张宪慧)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