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黄长著研究员访问人民大学,在逸夫会堂第一报告厅以“我对治学的一点认识”为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本次主题讲座由研究生院主办,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承办。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惠玲教授以及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各位领导老师出席了本次讲座,学校近400名同学参与聆听了本次讲座。讲座现场座无虚席。本次主题讲座由冯惠玲教授主持。
下午2点半,讲座准时开始。黄老主要从九个大方面并结合自己在治学道路上的实例向大家传授其治学研究方法。
第一,对自己的研究发展方向一定要“心中有数”,对目标有清晰的认识。
第二,重视研究方向和选题,并结合自身兴趣点。
第三,重视“不摆卡片不读书”的当代意义,教导我们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注重学术积累。
第四,用平实的语言写作,切忌哗众取宠,乱造新名词;针对当前学术界出现的不良现象,黄老师提出了批评,认为应该把创新的精力放在学问上,而不是在语言的所谓的独出心裁上;黄老师以自己多年前写文章的经历为例,向大家阐述科学的语言是不怕重复的,要一致统一。
第五,写文章必须层次分明,不能“一锅粥”。
第六,重视研究过程的科学性,正确、科学的研究过程是研究开展的基础。
第七,慎下结论,做到“言有意,言无难”;做研究必须穷尽研究,才能得到“是”或“非”的结论。
第八,要注重学风建设。学术规范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注意引证的规范性,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
第九,处理好六大关系。(1)大题目和小题目的关系,黄老师对比了我国与国外特别是欧洲、美国的学术差异,指出写文章要“雄狮搏兔”,大量调查,仔细研究。(2)质和量的关系。成果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质量越高越好,数量多且质量高最好。(3)成果和学术积累的关系,学术积累越充分,研究成果就越有厚重感,就越有价值。(4)基础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的重要性。不能轻视应用对策研究的重要性,要做到理论指导实践。(5)单一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关系,多关注跨学科的研究和新的研究领域,培养复合型人才。(6)学好外语和学术研究的关系。学好外语对交流和学术走出国门具有很大的帮助。
黄老的讲座内容丰富精彩,又不失风趣生动。其中,他给大家讲了很多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他在老一辈学术大家身边工作的小故事。他的故事常常能让人受到深刻的启发,犹如醍醐灌顶,让人受益匪浅。
最后黄老师以许国璋先生当年送给他的格言勉励大家:学习不止,探索不尽。他祝福大家在做学问的路上走得远,走得好。
(编辑:张利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