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院“人大史学讲堂”郝春文教授应邀作讲座
时间:2009.05.14
5月13日下午,“人大史学讲堂”系列讲座的第四讲在人文楼历史学院会议室举行。著名敦煌学研究专家、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郝春文教授,作了题为“从冲突到兼融——中古时期传统社邑与佛教的关系”的讲座。此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兼历史系主任刘后滨教授主持,历史学院院长孙家洲教授出席。
郝春文教授重点讨论了在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发展与兴盛的背景下,本土社邑的“血祠”传统与外来佛教“不杀”观念是如何发生碰撞和相互影响的,进而探讨外来文明与传统文化碰撞与交融的历史过程及其经验教训。这不仅对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过程具有积极意义,对于我们确定当今对外来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也可提供有益的借鉴。
“人大史学讲堂”系列讲座此前已举办了三场,分别为: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陈怀宇教授主讲“中古佛教视野下的本土与域外传统:以道宣和玄奘为中心”、美国密西根大学亚洲图书馆馆长杨继东博士主讲“网络时代海外中国学文献的检索”、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林丽月教授主讲“制度与社会——区域配额与明代的科举竞争”。历史学院还将继续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前来讲授学术前沿问题,以培养问题意识、养成优良学风、积累学术传统,进一步提升人民大学史学研究的国际性。
(编辑:张丽)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