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主办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开题报告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成功召开。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马俊杰,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司长于法鸣,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田小宝,中华猎头联盟主席、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名誉会长韩光耀,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副处长杨艳萍出席本次会议并发表讲话。会议由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杨伟国主持。劳动人事学院院长、项目首席专家曾湘泉教授以及课题组部分成员参加了会议。
马俊杰副书记在致辞中引述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指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他据此指出,要明确就业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的突出地位。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指引下,开展对有关就业问题的深入研究,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提出具体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曾湘泉教授做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岗位创造、能力提升、中介服务及反歧视的机理和政策”的开题报告。曾教授指出从岗位创造、能力提升、中介服务及反歧视“四位一体”的深入研究我国扩大就业的机理和政策,将对国家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课题将力争在理论上有所突破,构建我国工作岗位创造机理的系统模型;提出不同劳动力群体就业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建立就业歧视类型对促进就业的影响效应机制。课题的落脚点将是为国家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提供对策建议,包括促进工作岗位创造,改善创业环境、提高创业数量、提升创业水平的政策措施;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的措施;提高农民工和失业人员培训效果和资金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加强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方法和侧重点以及完善反歧视司法制度的可操作性建议。
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田小宝发表了讲话,肯定了本课题的重要意义。他指出课题站在总体就业战略的高度,提出从“四位一体”的角度来研究就业促进,并且致力于形成扩大就业的政策建议,是非常符合现实需要的。课题从扩大就业的微观机制入手,更是在研究视角上实现了创新。
中华猎头联盟主席、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名誉会长韩光耀教授认为,课题着眼于对我国实际情况做深入的研究,其重要价值就在于其现实性,在于对社会的重大影响。他建议在中介服务方面有两个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第一个是政府的职能定位和公共服务资源整合的问题,第二是细分市场的深入研究和促进中介服务分类发展的问题。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司长于法鸣对课题在政策方面的关注表示了赞赏。于司长指出,当前国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需要理论界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去评估政策,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国家就业政策逐步转向长效化、普惠化、公平化。他表示,期待看到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和结论。
与会的专家学者还就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热烈讨论。
(编辑:梁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