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德国劳动研究所,洽谈合作事项
11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教授应邀访问了德国劳动研究所(IZA),与德国国家经济研究所所长、德国劳动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名誉教授茨姆曼就双方合作事项进行了深入的会谈。
德国劳动研究所是国际著名的聚焦劳动力市场发展和科学分析的经济研究机构。自1998年成立以来,该所不仅因其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享誉国际,而且在德国以及其他国家劳动力市场政策制定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该所除专职研究人员之外,还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聘请在劳动经济学界有影响的专家和学者任职,不久前,曾湘泉教授也被聘为该所研究员。即将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任职的赵忠教授,曾在该所长期从事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工作。
根据双方达成的会谈备忘录,在明年适当时候将召开“劳动力市场与政府政策”国际研讨会,双方今后还将在合作研究、人员交流、数据收集等方面进一步展开深入合作。
曾湘泉教授强调,不断加强与德国劳动研究所的合作,不仅有助于扩大中国就业研究所学术研究的国际影响力,而且将大大推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劳动经济等重点学科的建设。
茨姆曼教授回忆了2006年参加中国就业研究所举办的“劳动力市场中介与就业促进国际研讨会”的情景,感谢中国人民大学聘请他为名誉教授,并希望加强双方科研等方面的合作。曾湘泉教授感谢被茨姆曼教授聘请为该所研究员,并邀请他出席即将举行的“德国劳动研究所成立十周年暨劳动经济学前沿国际研讨会”和2008年度“杰出劳动经济学家”颁奖仪式活动。
主持“德国劳动研究所成立十周年暨劳动经济学前沿研讨会”相关讨论
11月30日至12月1日,德国波恩举办了“德国劳动研究所(IZA)成立十周年暨劳动经济学前沿研讨会”,曾湘泉教授应邀出席,主持了有关“政策与文化能否相互影响、最低工资和劳动关系质量”、“劳动需求的时间选择”两个专题的演讲和讨论。
来自美国哈佛大学、达特茅斯学院,英国剑桥大学、伦敦经济学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德国曼海姆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50多位劳动经济学家出席会议,就当代劳动经济学所关注的就业与失业、人力资本、收入分配、工作时间、工会、金融危机与劳动的关系等前沿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会议还就“经济学家在政府决策中的作用”为题,邀请国际上著名的劳动经济学家和政府顾问等进行了演讲和对话。
出席2008年度“杰出劳动经济学家”颁奖仪式
12月1日晚上,德国劳动研究所举办了2008年度“杰出劳动经济学家”颁奖仪式,曾湘泉教授应邀出席。本年度该奖颁给了国际著名劳动经济学家、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Lord Richard Layard 和 Stephen . Nickell教授。表彰他们在劳动力市场制度和失业关系方面所做的开创性研究工作。
两位教授的研究为洞察劳动力市场制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和失业均衡,提供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的框架。按照授奖者的声明,他们的贡献不仅对欧洲国家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帮助,而且大大增加了劳动经济学界对有关非自愿性失业的原因和性质的理解。
德国联邦就业部长卫斯,波恩市长迪克曼,德国国家经济研究所所长、德国劳动研究所所长茨姆曼,2007年该奖获得者、美国经济研究局(NBER)首席劳动经济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里曼等100多人出席了颁奖活动。
此次访问中赵忠教授陪同曾湘泉教授参加了有关会谈,并于12月2日参观了德国波恩大学的经济行为实验室。该实验室在国际上有很高的声誉。1994年,前所长、波恩大学实验经济学的创始人泽尔腾教授因在“非合作博弈理论中开创性的均衡分析”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编辑 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