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上午9点,首届“中国就业季度分析会暨2009年第一季度分析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第一会议室召开。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研究司副司长刘文海,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于法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业和收入分配司副司长胡德巧,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副司长赵云城、处长张志斌,智联招聘首席运营官赵鹏等应邀出席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劳动人事学院党委书记周石、副院长孙健敏、刘尔铎,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系主任易定红、统计数据中心主任丁大健,以及赵忠教授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党委副书记、中国就业研究所副所长杨伟国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教授就举办“中国就业季度分析会”的背景等进行了介绍。启动短期就业与失业的形势判断和分析工作,简称“中国就业季度分析会”。其原因在于:由经济衰退造成的就业与失业问题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中国就业研究所对此原因等有必要做出回答;针对近期国内外一些媒体有关就业和失业的一些错误报道,甚至谣言,应当作出必要的回应和澄清;在目前基础数据不完善的条件下,试图研究和开发一些投射性的指标对就业形势进行判断,这是在目前有限数据条件下的一种尝试;对国家有关就业政策的分析、解读和效果评估尤为迫切等。
曾湘泉教授代表中国就业研究所课题组详细发布了《2009年第一季度就业形势分析——以网络招聘数据为例》的研究报告。研究表明,总体而言, 2009年一季度就业形势较2008年四季度略有好转,但与2008年一季度相比,就业压力仍然较大;与08年第四季度相比,国内大部分行业的就业形势有所改善、但与去年同期相比,目前大多数行业的就业形势并没有得到改善;与上一季度相比,在所统计分析的十大行业中,部分行业的就业形势有所改善,与08年四季度相比, 09年一季度少数城市的就业形势有略微改善,但与08年一季度相比,各大城市的就业形势并没有得到改善;09年一季度和上一季度相比,重庆、北京、长春、成都、深圳、苏州、西安等少数城市的就业有略微改善,但大多数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仍没有得到明显的缓解;所有城市09年一季度的就业压力都较上年同期要大,其中最为严重的城市为沈阳、广州等,这些城市的就业竞争指数接近去年同期的2倍。
中国人民大学就业研究所副所长杨伟国教授就“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就业政策解读”发表了报告。在2009年一季度“中国总体就业形势严峻”、“金融危机导致就业形势恶化”、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突出、“国家连续出台就业政策”等背景的基础上,他从就业政策矩阵的视角,对第一季度的就业政策进行了分类、分析和解读,并对今后就业政策的设计、执行与解读进行了展望。
应邀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与嘉宾对上述两个报告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并就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与就业、下一季度就业形势预测、就业和失业统计测量,以及中国就业研究所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合作等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据悉,中国就业研究所自2004年成立以来,在“扎根本土、国际视野、知识贡献、决策支持”四大理念的指导下,大力开展对我国就业问题的研究,出版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其中,《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4: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大学生就业》、《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5-06:面向市场的就业与失业测量》、《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7:劳动力市场中介与就业促进》等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目前已成为中国就业研究所的标志性成果,并在国家‘十一五’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研究和制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中,《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5-06:面向市场的就业与失业测量》获得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4: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大学生就业》获得中国劳动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就业季度分析会”的启动,标志着中国就业研究所在中长期就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始关注短期劳动力市场的变动研究和分析。“中国就业季度分析会”将会成为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工作的另一个亮点。
(编辑:张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