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2月14召开的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2008年春季学期教职工会议上,外国语学院表示将在2007年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在学科建设、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科学研究、行政工作等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改革创新力度,推动学院继续向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的教学科研型院系转型。学院院长何其莘教授表示,新的学期和新的一年,外国语学院将做好八件实事,为全院师生服务。
编制教学概览,规范外语教学
作为落实“2007-2010年外国语学院学科建设规划”的重要举措,外国语学院将进一步规范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在完善本科与研究生课程大纲的基础上,学院将组织编写本科和研究生教学概览。
根据教育部各语种专业教学大纲的规定,学院将进一步细化每门课程的课程大纲,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使本科和研究生教学更加规范化、专业化。何院长同时指出,细化研究方向不仅能够提高专业教学水平,还是贯彻人性化教学的具体体现。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将从不断细化、深化的专业教学中获得更加人性化的学术关怀,从而提高自身的外语水平和专业素养。
鼓励科学研究,提升学术水平
科学研究作为学院建设的重点,对实现外国语学院由教授公共课的辅助性院系向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的教学科研型院系转型具有重大意义。在2008年,学院将大力支持科学研究工作,继续鼓励教师的学术专著的编辑与出版,鼓励教师拿出实质性的科研成果,从而改变学院的学术面貌,最终成功申报博士点。
何院长回顾道,校庆70周年的庆典上外国语学院举行了“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论丛(第一辑)”(共9本)的首发式,这9本学术著作的编辑和出版产生了良好的学术效应。何院长指出,根据学院的学科发展规划,2008学年会涌现更多优秀的学术专著,现在已有二十多名教师申报“学术论丛(第二辑)”的26个选题。预计到2009年初,外国语学院有望推出30余部学术著作,这对改变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形象、提升学术水平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承办翻译大赛,提升整体实力
受中国译协的委托,外国语学院将承办2008年第20届“韩素音翻译大赛”。这是全国最重要的两项翻译赛事之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以及中国翻译协会申办2008年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的成功,中外交流日趋频繁。翻译,作为沟通中外交流的桥梁,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作为在翻译界富有全国影响力的赛事,“韩素音翻译大赛”每年举办一次,人民大学是第一次承办这类翻译大赛,这对外国语学院来说既是极大的肯定,也是一项挑战。
何院长表示:“既然我们在努力争取下能够承办此项赛事,那么就有信心也有能力把它办好。”他相信,这次大赛将作为外国语学院发展的一个契机,进一步扩大学院的知名度,也为申请博士点打下坚实基础。
中美合编教材,突出素质教育
于2007年启动的中美合作编写教材工作仍然是2008学年建设的重点之一。这套教材涵盖了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规定开设的所有课程,共33种,总计80本。作为国内第一套如此大型的英语专业系列教材,本套教材的编写工作目前进展顺利,预计将于2009年由人民大学出版社陆续推出。
何院长着重指出,本套教材最大特点是以英语国家的文化为背景,将英语学习的侧重点放在文化学习而非单纯的词汇语法学习上。在素质教育越来越突出的今天,他希望同学们在今后语言学习中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不拘泥于词汇语法,而要学会批判性地从西方文化中吸收语言的精华。
暑期出国培训,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教师团队素质的高低是决定这一团队是否有战斗力的关键。因此进一步提高教师团队的素质仍是外国语学院2008年的整体目标之一,外国语学院将于2008年暑期组织教师出国短期培训,争取能有15位左右的教师参与此次培训。学校也积极支持该项目,目前该项目的资金筹备等前期工作正在准备落实之中,届时将以学校、学院拨款为主,教师个人出资为辅的形式开展此次培训。
此次出国培训虽然只有短短5-6周,但将帮助教师进一步拓宽视野,理解西方文化,学习先进的英语教学理念,提高语言教学的质量。
充实文献中心,增加外语资料
在学校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外国语学院计划将在近期完成学院文献资料中心的建设,文献资料中心与图书馆联网的计算机将方便教师使用学校图书馆的电子数据库。
2007年底,学院已经购置了16万左右的外语新书,为学院订了60种外刊外报。为了支持外国语学院的图书建设,学校于去年年底又追加了80万的图书经费,学院准备另外购买一部分图书放在图书馆中供全校师生资源共享。
建设视频点播阅览室,鼓励自主学习
2008年,外国语学院还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供外语专业学生使用的视频点播阅览室和外语沙龙。学校不仅在政策上,也在空间、资金上大力支持。据了解,目前资金已经到位。建成后,位于明德国际楼地下一层的外国语学院视频点播阅览室将配有30台电脑,可以点播上万部外语原版电影和其他外语视频教材。同时,学院也计划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把建设和管理外语沙龙(视频点播阅览室对面)的权力下放给学生,开辟一块由学生自主设计、管理的外语交流园地。这些举措无疑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促进外语教学发展。
另外,何院长特别提出,看原版电影是学习外语的极佳途径,有助于全方位提高外语学习能力,电影中反映的当代文化也能帮学生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精髓。
开办学术期刊,扩大学术影响
在学校的支持下,外国语学院准备申办一种有正式刊号的学术期刊,以便为外语教师提供一个学术研究的论坛,同时进一步提高人大外国语学院的知名度。
何院长指出,该学术期刊将把研究外国文学与文化作为重点,以征集外来稿件为主,力求达到高标准、高质量,创造更加浓郁的学术氛围,扩大学院的学术影响。
有关八件实事的讲话作为2008年学院建设的纲领性指导,从全院师生的切身利益出发,着重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改善学院软、硬件设备条件,扩大人大外国语学院的学术影响,全方位提高学院的整体实力。
最后,何其莘院长提出了两方面希望。一方面希望外院学生在新学期中不仅要扎实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学院的各项建设,为学院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另一方面,他指出2008年是实现外国语学院于2007年1月21日学科建设研讨会上通过的2007-2010年外国语学院学科建设规划关键的一年,会是全院教职工非常辛苦的一年,但也是逐渐看到成果的一年。希望大家珍惜学院已经取得的成绩,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通力合作,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编辑:周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