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社会与人口学院同学积极践行雷锋精神
时间:2008.03.06

“刘爷爷,我们来看您了,近来身体好吗?”像往常一样,社会与人口学院的佟同学和李同学一起来到退休老人刘爷爷家,陪老先生聊天、打乒乓球。在他们的倡导下,一群有爱心的同学经常陪这位无亲缘关系的退休老人,一起帮他们做家务、做饭,生病时还前去探望。

适逢全国“两会”隆重召开,3月5日,我国迎来了第四十五个学雷锋纪念日。

以“谋求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为己任的社会与人口学院学子,始终关注社会现实,始终是践行“为人民服务”雷锋精神的先锋。社会与人口学院完备的志愿者组织、丰富的服务项目,志愿者们在一个个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以奉献扬青春,与社会同进步”的使命:“和谐牛街”少数民族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和“放飞心的希望”慧灵智障人士志愿服务项目,双双入选中国人民大学首届“感动人大”十佳志愿项目;集体生活中,社会与人口学院同学充分发扬互帮互助的精神,宿舍卫生维持、班级学习共进、生病同学照顾、自发爱心募捐……处处体现着友爱之意;陌生人之间,公交车上的让座、替后进门的人掀门帘、东西掉到地上帮忙拾起……就像小汝同学讲的那样:“这些小小的善举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每天都在发生,很平凡”。

社会与人口学院青协社区实践部关晶同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其实志愿者们每天都在实践着雷锋精神,不只是在今天,更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行为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也许很微不足道,但我们都是真诚地、热情地付出,尽己之力帮助别人,时刻铭记雷锋同志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虽然辛苦,但很快乐!”

05级社会学专业的陈晖悦则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学雷锋,不仅要做一天好事,更是要做一辈子好事;我们不能做好事当作一项负担,而是要当成一种美好的信念。奉献爱心的同时,我们不仅帮助了别人,也获得了价值上的满足。”

05级社会工作专业的王巧燕同学认为:“我们不能为了节日而节日,社会工作者不仅要有助人的信念,更要强调科学的、专业的助人方法,这样才能达到助人自助、增进和谐的目的。”

(编辑:娜娜)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