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社会与人口学院特色主题团日之宣武先农坛祭农
时间:2009.04.13

“中华民族、五千余载,神农炎帝、是我始祖……我等子孙、祭告祖先,重农固本、薪火相传……”4月2日,北京著名古建先农坛里传出了阵阵颇具古风的祭文诵读声,一场大型祭农仪式正在这里举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25名学生代表与育才学校中小学生共计四百余人在民俗专家的带领下,在先农坛齐诵祭文、行祭农礼、识五谷、种五谷,将美好的祝愿绘制在风筝上。

在苍松翠柏和雕梁飞栋的掩映下,同学们站立于先农坛神坛前,敬献稻谷、鲜花和果品,齐诵祭文、向神农氏牌位行礼,听古代建筑博物馆讲解员介绍炎帝神农氏、农耕文化、清明节日文化。“我们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隆重的祭农仪式,”社会与人口学院06级本科生崔璐迪在仪式后难掩激动的心情,“这里庄严肃穆,让人感受到了我国自古以来尊农、重农的厚重历史感。”

同学们在园林局专家的指导下学习农业知识,识别农业器械、学习它们的使用方法,尝试播种稻、麦、菽、稷、黍等五谷。看着学生们一招一式地祭农,有板有眼地播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协节会委员会主任李汉秋激动地说:“有着传统祭农仪式的先农坛才真正体现了它自身的存在价值,焕发了往日的光彩,特别是看到孩子们也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我感到由衷地欣慰。”

社会与人口学院团委书记唐颖老师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组织这样比较有特色的主题团日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农耕知识,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在实践中树立起尊农、爱农的意识。同时,生动真切地感受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传统文化。”

据专家介绍,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视农为本,祭祀先农和亲耕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周朝。到了明清两代,祭农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祭祀典礼。每年仲春亥日,皇帝都要率百官到先农坛举行隆重的仪式,祭祀先农神并在传说中的“一亩三分地”上,亲自进行耕种,以示对农业的高度重视。

此次活动由宣武区文明办联合天桥街道举办,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协办。宣武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谭晓枫、宣武区文明办主任白杰等领导及社会与人口学院廖菲老师、团委书记唐颖老师出席了活动。《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京华时报》等多家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

(编辑:周玲)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