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之“百村调查”项目动员说明会召开,学院110余名学生参加了大会。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启动。“百村调查”项目由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组织,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子项目,旨在通过对全国各地110余个普通农村的农民生活现状进行调查,进而与过去的统计资料进行比对,从多角度分析当代中国农民生活方式的变迁。
本次调查的调查员队伍由社会学系07、08级的绝大部分本科生以及部分09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参与本次调查的调查员将利用寒假时间,深入家乡所在地的广大农村,随机抽样,入户访谈,填答问卷,通过调查获取当地农村、农民的经济状况、基本生活状态、社会交往以及对外部环境的认知和关注等方面的数据和资料,并记录农村社会中发生的乡村故事。运用抽样调查、实地研究等社会研究方法,力求全面客观地了解当代中国农民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农村社会的风土人情。
社会与人口学院党委书记郭星华教授主持了大会,并在会上做了动员和调查说明。郭星华教授在动员说明会上指出,组织此次“百村调查”,一方面是为了获取相关的数据资料,为开展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材料;但更主要的是为了给社会学专业的本科生提供一个真正深入基层了解农村和农民现状的机会,以此树立大学生们“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社会理念,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担当精神。在实际操作中,更加熟练地掌握社会调查等学科知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他还建议同学们在调查过程中就勤加思考,寻找自己感兴趣、值得研究的课题,在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挖,产生更深层次的学术成果。另外,郭星华教授特别强调,许多同学是首次参加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应该从第一次起就严格遵循科学道德,秉持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保证数据和资料的真实可信,确保被调查者的利益。
此项目的开展在同学们中反响热烈,大家不仅纷纷报名参加,并在会上就调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疑问和自己的见解。09级本科生李龙表示,自己将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完成此次的任务,希望能够在这一过程中真正了解当代农民的生活状况,亲眼见证农村的发展变化,同时在实践中掌握社会调查的技巧,提高自己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
据了解,本次调查作为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子项目,所获得的数据可供参与调查的同学调出使用,作为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以及“创新杯”、“挑战杯”等学术作品竞赛的素材。
(编辑:潘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