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第二届“Five-Star金融论坛”圆满举行
时间:2009.05.25

5月2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财政金融学院联合主办的“Five-Star金融论坛”在明德楼830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长江商学院、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多所教学科研单位的学者们共聚一堂,就国际前沿的金融研究问题展开深入交流。

汉青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普林斯顿大学熊伟教授代表主办方在开幕式上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对参加论坛的各位学者表示欢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黄京志副教授授担任论坛主席。在黄京志副教授的主持下,五位发言人依次宣读研究成果,宣读的五篇论文是经过经济论坛组委会严格筛选,从五个参会单位的投稿中各选出一篇,涉及交易代理问题、养老保险、期货定价、噪声理论、文化价值与企业风险等问题,或与金融理论前沿关系密切,或与国计民生相联系,具有较高的讨论价值。

论坛第一单元,由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何平副教授带来“Agencybasedassetpricing”。何华教授认为传统金融理论将公司现金流视为外生变量,因此资产定价和公司治理是不相关的,通过建立一个模型证明了代理人努力水平能够影响定价,投资人管理人的股票交易能够带来溢价以及额外波动。随后,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的金昉毅博士带来他的研究成果“带有现实退休年龄发布的生命周期资产选择”(Life-CyclePortfolioChoicewithaRealisticRetirementAgeDistribution)。 这篇论文建立了生命周期的资产选择模型,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这个模型可以产生与现实相吻合的退休年龄分布。

午餐讨论历来是“Five-Star”论坛的重要环节,本届论坛的午餐发言中,汉青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普林斯顿大学熊伟教授作了题为“DynamicDebtRuns”的报告。在motivation部分,熊伟教授从当前金融危机的起因切入,指出众多金融机构破产的重要导火线是Panic Run。在literaturereview部分,熊伟教授回顾了ClassicPanicRunModel—DiamondandDybvigModel (1983),认为这个模型的缺陷在于它只是一个单期模型,只考虑了同时到期债券持有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文章进一步定义runlevelα为导致creditorrun的预期可回收比率临界水平,分析了不同到期日债权人的thresholdlevelα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和基本面改变对thresholdlevel的影响。

下午的内容同样精彩纷呈。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研究院的汤珂老师与大家分享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No -arbitrageConditionsforStorableCommoditiesandtheModelingofFuturesPrices”。汤老 师揭示出由于存在卖空限制在无套利市场上convenienceyield应该是非负的。同时,在非负convenienceyield过程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资产定价模型,发现其比Schwartz(1997)的模型更为合理。长江商学院刘俊教授的精彩演讲,将今天整个五星会议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刘俊教授演讲的题目是:噪声能否创造规模和价值效应?关于规模效应和价值效应的讨论是资产定价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刘俊教授通过一个简单而优美的模型,为我们认识规模和价值效应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论坛最后一讲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的岳衡副教授带来,他讲演的论文题目是CultureValueandCorporateRisk-Taking,探讨了文化之间的差异对公司的风险承受程度的影响。

“Five-Star金融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长江商学院、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共同发起,由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联合主办。论坛采用了当前国际学术界流行的研讨方式,以正在撰写过程中的学术论文为讨论对象,采用主讲人陈述、专家即时点评的形式,充分促进专家和青年学者的交流互动和思想碰撞。继去年六月份“Five-Star金融论坛”、十二月份“Five- Star经济论坛”成功举办之后,此次经济论坛又一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赞誉。汉青研究院将总结经验,力争把两个论坛建成符合国际标准的学术研讨平台,为我国经济学、金融学的国际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编辑:张丽)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