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金正昆教授为国际关系学院同学讲授礼仪知识
时间:2009.10.22

10月21日下午,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金正昆教授在求是楼0102教室为同学做了以“聆听教诲,感悟智慧”为主题的“名家讲坛”系列讲座的第一期讲座——“金正昆老师讲礼仪”。国际关系学院团委书记及学生会成员参加了讲座。金正昆教授的精彩讲解对同学们有着深刻的启示。



金正昆教授将礼仪的基本概念分为规矩、教养与沟通三个境界,并就此向在座学生进行了深刻而独到的阐述。

金正昆教授认为礼仪的第一个境界是“守规矩”。“礼者,履也。”规矩是前人积累出的尊重他人的基本方法,是我们在做人做事中所需遵守的。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应有所为,为他人所好;又有所不为,不为他人所不好。规矩亦是避开他人的禁忌,包括民族宗教禁忌、职业禁忌、健康禁忌、个人禁忌。规矩在国际交往中更是不可被忽视的,我们应做到入国问禁,入乡随俗。

礼仪的第二个境界是教养。教养是由规矩积累而成的,因此礼仪绝非简单的形式化工作,它体现着一个人的内在修养。与人交往时,有教养的人要做到“莫道人非,莫言己长”,在大事中坚持原则,在小事中学会变通。这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种胸怀。金教授说,对他人的否定意味着伤害,看似无关痛痒的细节实则伤害了他人的尊严。在社会中,有道德才能高尚,有教养才能文明。对于大学生来说,教养也决定了我们在人际关系以及就业中的成败。

礼仪的最高境界是有效的沟通。金教授表示,大部分人在进行沟通时的劳而无功是缺乏对礼仪的理解。我们应理解沟通,并懂得怎样沟通。沟通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别人,更要使我们被别人所了解,而懂礼仪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更好地彼此交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以达到共赢的局面。

礼仪不是限制我们所作所为的墙,而是通往他人心灵的桥。学习礼仪是为了让我们在待人接物中能够讲规矩,让我们给别人留下有教养的好印象,被他人尊重和信任,从而获得良好的沟通。为了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金教授教导我们只有学会接受和善待别人,才能被别人接受与善待。了解他人是一种智慧。去适应而不去否定,去合作而不去挑剔。最高境界的礼仪不必拘泥于规矩中,而应因人而异地让他人感受到被尊重与被善待的温暖。

讲座过程中,场内不时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讲座结束后,金正昆教授的如珠妙语仍回荡耳畔,留给同学们久久的思考与回味。

(编辑 刘男)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