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法学院刘俊海教授出席“加强企业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主题论坛
时间:2009.05.04

由司法部、商务部、全国普法办公室联合举办的“加强企业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主题论坛于4月29日在京举行,旨在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努力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大局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法学院刘俊海教授应邀出席并发表演讲。

刘俊海教授在演讲时指出,在现代社会,市场风险、道德风险与法律风险往往三位一体,水乳交融地交织在一起。一方面,市场风险容易诱发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又会诱发法律风险。而法律风险的存在又会反过来诱发道德风险。以美国金融危机为标志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宣告了一个风险时代的到来。在公司内外风险聚集的条件下,倘若公司及其高管缺乏法律风险思维,公司很容易像泰坦尼克号一样迅速沉沦。企业和企业家必须随时识别法律风险,找准自身的法律角色定位,牢固树立合规、严谨、风险的法律思维,切实提高与智商、情商同等重要的法商。他认为,重视法律风险控制是完善公司内部控制、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内容。

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全国普法办公室副主任张苏军做主旨演讲。他指出,去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涉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程度之大,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所罕见。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企业必将受到一系列的严重冲击。企业如何应对国际经济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抓住机遇,实现企业在逆境中发展,努力为中央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服务,是每个企业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商务部条法司副司长杨国华也对现在企业中出现的各类新问题表示了担心,他指出,目前,涉外知识产权纠纷等知识产权提案工作尤为明显。比如,企业软件正版化是国家一直大力提倡的一个方面,但是针对金融危机,企业效益不好,就对这样的规定产生了异议。如何平衡企业利益和知识产权维权的问题,成了难点和重点。 另外,他指出,自去年开始盛行的“山寨文化”也逐渐成为现在广受关注的热点,有人说这是在经济环境不乐观的情况下拯救中小企业的一条途径,对此,杨国华表示,中国经济的复苏不是要靠假货、仿货,而是要依靠真正禁得住逆境考验的企业发展,越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法制意识越要经得起考验。

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吕红兵发表讲话表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许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注社会效果,履行社会责任。社会效果成为不可忽视的方面,特别是处理破产重组、债务纠纷、劳动争议等具有“稳定性”因素的业务中更应如此。因此,中国经济发展转型,要加速实施“走出去”战略。很显然,企业“走出去”并购、参股、投资的过程,也正是中国律师“走出去”,在国际市场上大显身手的过程,是中国本土律师在国际法律服务市场上与国际律师高手过招、合作或曰“与狼共舞”的过程。这样来说,企业的法制建设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司法部法制宣传司司长肖义舜主持论坛。商务部条法司、海关总署政策法规司、浙江省司法厅、全国律师协会、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市相关企业的领导和中国人民大学有关专家等在论坛上分别发表演讲。参加论坛的还有部分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从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负责同志、部分中央企业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负责同志、有关专家学者以及北京市有关部门和各区(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负责同志。

(编辑:周玲)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