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下午,“《国宪泛论》勘校本出版与中国近代法学译丛7周年”纪念会暨“近代法学翻译与外国宪政思想的传播”学术研讨会在明德法学楼国际学术报告中心隆重举行。本次活动是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和日本早稻田大学共同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和锦天城律师事务所是本次活动的协办单位。
会议开始后,会议主持人、《国宪泛论》中文译本勘校者丁相顺副教授首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本世纪初,西学东渐,诸多外国法律著述被推介到近代中国,但这些著述现在已经很难再找到。2002年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何勤华教授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携手启动‘中国近代法学译丛’项目,使这些珍贵史料得以重现学界。1903年出版的《国宪泛论》亦得以位列其中,并经过接近四年的勘校得以重新示人。
在纪念会上,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的负责人依次致辞。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首先代表人民大学法学院向与会人员致欢迎辞。在谈到《国宪泛论》以及中国近代法学译丛时,韩大元院长指出,在早期中国宪法学的形成过程中,日本宪政经验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翻译日本政法书籍成为当时一种学术思潮。本套译丛所选图书均为传世经典,《国宪泛论》亦得以列位其中。《国宪泛论》为日本近代法学家、法学教育家、早稻田大学的创始人之一小野梓先生所著,书中详述近代各国宪政的沿革,对于日本宪法学的发展和日本的宪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近代比较宪法学的集大成者。《国宪泛论》初版于20世纪初叶,国内仅存数册,此次得以再版,价值非凡。
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何勤华教授代表近代法学译丛编委会致辞。何勤华教授简单介绍了近代法学译丛的由来,并向丛书的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和社长李传敢表达了谢意。他代表编委会欢迎日本学者的到来。同时,他对此次会议的东道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和院长韩大元教授、丁相顺副教授及与会嘉宾表示感谢。
前任日本早稻田大学副校长、人民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小口彦太先生代表早稻田大学致辞。他非常高兴《国宪泛论》这本书能够在中国出版,并在会上发表自己的几点感想。小口彦太教授指出,《国宪泛论》的作者——小野梓先生,是早稻田大学的创办之母。他认为,《国宪泛论》是日本法政学上的一个金字塔式的著作,这本书为实现日本宪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小野梓先生思想的一个结晶。
紧接着,专门研究小野梓的日本专家、神奈川大学法学部部长吉井苍生夫教授作为《小野梓全集》的日文版勘校者进行致辞。吉井苍生夫教授提到,前期出版的《国宪泛论》的编辑者福岛正夫先生是其老师。为了寻找1903年出版的《国宪泛论》中文本,曾经耗费师生二人三十年时间。福岛先生虽然已经过世,但是他如果能够听到《国宪泛论》勘校本出版的消息,也一定会感到非常欣慰。吉井教授希望经过这次出版的纪念,可以促进中日两国之间近代法和近代法学研究的研究和交流,以及双方大学之间的交流,希望这样能够为两国带来和平友好关系的过程做一点贡献。
纪念仪式最后,李传敢社长代表出版社致辞。他首先回顾了最初设计出版此套丛书的历程,并对致力于丛书写作、勘校、出版的老师和工作人员表示真诚的感谢。李传敢社长还高度评价了丛书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并认为从事该套丛书的出版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业。最后他表示,会继续尽最大的努力、创造最好的条件把这套丛书做好做精,与法学界的学者一起为法学著作的出版贡献力量。
纪念仪式结束后,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何勤华教授作了题为“近代法学翻译与西方法律思想的传播”的主题报告(附:全文);日本神奈川大学法学部部长吉井苍生夫教授做了题为“小野梓的生平与宪政思想”的主题报告。
参加会议的还有,早稻田大学副教授、国际部副部长江正殷,早稻田大学北京教育中心所长大谷昭俊,华东政法大学李秀清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张凌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编辑李克非等以及新华社等中外新闻单位的记者。人民大学法学院叶秋华教授、赵晓耕教授、王云霞教授、冯军教授、韩立余副教授、时延安副教授、杨东副教授以及王贵松博士也出席了会议。
正义网、腾讯网对本次研讨会做了全程网络直播。
(编辑:叶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