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和法学院的委派,并获得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法学院Dan Cheng国际交流项目的资助,法学院冯玉军教授以Dan Cheng访问教授的身份,于7月15日至8月3日赴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法学院进行为期二十天的学术交流访问。
维多利亚大学位于新西兰北岛的惠灵顿,惠灵顿是新西兰国家首都,亦是政治、文化中心。维多利亚大学创建于1899年,是新西兰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大学在校生14000人,其中有来自世界40多个国家的国际学生。每年入校新生约3000人。维多利亚大学法学院设在古老的原惠灵顿市政府大楼上,与新西兰国会毗邻,藏书甚丰,是新西兰最著名的法学院之一。
冯玉军教授此次短期访问,除了对维多利亚大学法学院及所属图书馆、研究中心进行参观访问外,主要是面向维大法学院师生举行了三次有关中国法的英文学术演讲,反响热烈。
7月20日下午,应维大法学院前任院长、资深比较法教授Tony Angelo的邀请,为其授课的研究生们做了“中国法律文化的特色及其与西方法律文化之比较”的英文演讲。内容包括:中国法律史简述、儒家传统对法律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之比较等。其中特别对传统中国法文化中“出礼入刑”、“德主刑辅”的法律思想、以“和”为贵的儒家化审判、注重“天理”、“国法”、“人情”的结合、树立严格执法、道德清廉的清官典型、推行一系列人性化的法律制度等做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得到听讲者的积极回应与热烈掌声。
7月27日下午,应维大法学院比较法研究所的邀请,在法学院学术沙龙上为法学院院长和资深教授做了有关中国法律体系和法和经济学应用研究的学术报告,与会学者包括维大法学院院长Tony Smith教授(目前还兼任新西兰国家级公法研究中心主任,著名宪法行政法学者)、Tony Angelo教授(维大法学院前任院长,比较法学、冲突法、太平洋法学者)、George Barton教授(国际法、法律史学者、律师)、Alberto Costi资深讲师(国际公法、欧盟法、比较法学者)等。报告结束后,几位教授饶有兴趣地提出了有关中国法律体制和解纷机制的问题,冯玉军教授一一做了解答。
7月29日傍晚,应Alberto Costi资深讲师和Tony Smith教授的邀请,为其本学期主持的Advanced Legal Study研究生课上了2小时的Seminar讨论课,讨论题目为《权力、权利和利益的博弈:中国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与经济分析》。演讲首先从介绍2003年在中国轰动一时的湖南嘉禾强制拆迁案入手,分析了该案的基本情况、地方政府的恶性介入以及最终处理结果;其次,立足于法经济学的视角,推演拆迁过程中的政府、开发商、被拆迁人之间的“权力-权利-利益”博弈关系,并据此对中国城市房屋拆迁的相关法律进行细致研究,揭示城市房屋恶性拆迁事件的症结与法律困境;最后,在对土地征用及房屋拆迁相关法律及其效力进行跨国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中国现行房屋拆迁制度的立法建议与对策。课堂讨论气氛热烈,同学们既惊讶于“中国问题与解决思路”与西方的巨大差异,又对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权进步与保护之间保持平衡高度关注,提出了与主题相关的许多问题,讨论会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在惠灵顿期间,冯玉军教授还受人大法学院韩大元院长的委托,分别拜会了维多利亚大学法学院院长Tony Smith教授和维多利亚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黄晓明教授,就彼此之间的合作事宜交换了意见。
(编辑:杨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