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关注现实问题 服务法治实践 推动法治建设——法学院教师暑期调研活动纪实
时间:2009.09.08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有着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和学风,法学院教师牢固树立责任意识,自觉服务法治实践。今年暑假期间,在学院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法学院教师冒着高温酷暑,赴河北、河南、安徽、上海、浙江等地深入开展暑期调研活动,调研内容涉及行政改革、司法改革、权益保障、环境法制和法学教学实习等方面。

在调研过程中,法学院教师突出重点,讲求实效,他们履行法学工作者的使命,深入广大群众,为弘扬法治奉献力量,充分展示了法学院教师关注现实、推动法治建设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彰显了人大法学院学者的风采。

一、莫于川教授组织课题组开展行政改革重大课题调研

受国家工商总局的特别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法治研究中心莫于川教授组织开展“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指导实证研究”专题调研工作,系统总结各地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推行工商行政指导的做法和经验,为基层工商机关的创新提供理论支持。

从6月份开始,在法学院莫于川教授的具体组织下,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国家行政学院、河南行政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专家教授、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以及工商总局的法制干部组成的课题组启动了调研工作。课题组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开展调研工作:一是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包括对专门期刊、报纸、网络特别是红盾网上与行政指导有关的内容收集整理和归纳,以及在走访面谈时索取书面资料。二是开展专题问卷调查。寄发和分发的问卷共计2900多份。其中面向工商机关的问卷1800余份,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工商局,62个地级市的市工商局,31个县工商局,31个市辖区工商分局和相应的工商所;寄发给相对人的问卷600余份;通过走访调研和分散调研分发的问卷500余份。三是实地调研。主要采取分组调研和分散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课题组成员分为五个调研小组开展实地调研,走访了数十个市县,遍及全国东、中、西部地区17个省,覆盖了省、市、县区的工商局、工商分局和工商所等各层级机构,其中包括已推行行政指导和尚未推行行政指导的地区。调研时注意全面了解工商行政机关各内设机构实施行政指导的情况,特别是商标广告管理、企业登记注册、非公经济管理、竞争执法监管、消费者保护等领域实施行政指导的情况,做到全面而有重点。

课题组前期的课题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工作现已告一段落,现已转入材料分析和报告撰写阶段。除了课题总报告和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之外,课题组计划撰写14个分报告和专项报告,对工商行政管理创新和行政指导实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将在9月中旬完成全部报告并提交委托单位。

二、李奋飞副教授赴河南郑州、驻马店进行调研

7月15日至24日,法学院李奋飞副教授赴河南省郑州、驻马店下辖的五个派出所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调研。这次调研活动是李奋飞副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微观研究——以派出所为切入点》的部分调研活动。调研着重于考察实践中的派出所,考察纠纷解决、危机应对、社会干预等行为中的派出所。在驻马店市公安局刘斌副局长、确山县公安局赵全中局长、西平县公安局张善华局长以及郑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刑侦大队特勤中队张卫军指导员的大力支持下,本次调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三、陈卫东教授带领课题组就量刑程序问题在芜湖调研

7月20日至24日,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量刑程序改革课题组在陈卫东教授和最高人民法院李玉萍研究员的带领下,赴安徽省芜湖市就量刑程序改革问题开展调研。在芜湖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鸠江区人民法院,课题组通过访谈、座谈、阅卷、问卷等多种方式与当地司法机关就量刑程序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获取了该市在量刑程序改革前的重要信息,为今后课题组开展量刑程序改革试点提供对比、参照。

课题组将就量刑程序改革问题在芜湖市两级法院开展实证研究,提出不同于最高人民法院当前进行的量刑程序改革的方案,以期从不同角度为完善我国量刑程序改革提供借鉴。

四、龙翼飞教授、周珂教授赴河北考察共建教学实习基地

8月12日,法学院副院长龙翼飞教授、环境与资源法教研室主任周珂教授和环境学院马中院长应邀赴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区考察当地原始次生林和生态环境保护情况,考察团清晨出发时,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亲往送行。 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刘书峰区长等会见了考察团,就两院与该区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和支持当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和环境法制建设等事宜进行研讨和论证,并达成合作意向,确定了前期合作的相关事宜。

五、肖建国老师和邵明老师赴上海、浙江调研“小额消费纠纷多元解决机制”

为完成由北京市工商管理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会与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共同承担的 “小额消费纠纷多元解决机制” 课题,法学院肖建国老师和邵明老师受杨立新教授委托,与北京市工商管理学会杨再学副会长、刘永清主编等一行五人赴上海市、浙江省进行实地调研。上海市和浙江省工商管理局、工商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充分重视本次调研,并指派秘书长、副秘书长陪同调研。

8月10日至15日,课题组分别到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和绍兴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会,就“小额消费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展开充分讨论,调研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调研的结果显示,小额消费纠纷解决的难点在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缺乏终局性的纠纷解决机制。达成的基本共识是,应当建立公正及时地多元解决小额消费纠纷机制,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制度,并且构建合理的多元解决小额消费纠纷机制之间的衔接关系。 实践出真知,扎实的调查研究是深入进行法学研究的基础。法学院教师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作风,通过暑期调研,深入基层一线, 积极参与立法调研,服务司法实践,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法学理论研究工作积累了可靠的依据,将在此基础上发挥学科优势,形成阶段性成果,进一步繁荣法学研究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编辑:张宪慧)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