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第七届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竞赛在清华大学法学院如期举行,全国共有20所高校的法学院派出代表队参加了比赛。人民大学法学院经过层层选拔和精心准备,派出余敏、邓茜、史茜和殷梦秋四位优秀的选手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参加了比赛,最终进入前八。
12月4日上午10点,法学院代表队队辩护方与2号参赛队公诉方进行了初赛的第一场比赛。团委副书记邢姝带队观看了比赛。比赛过程紧张激烈,紧凑有序,双方棋逢对手,各有优势。法学院代表队以扎实的理论功底,严谨的思维逻辑,赢得了评委的好评。评委突出赞扬了法学院选手对证据的分析和运用,尤其指出从证据形式上的瑕疵质疑其证明力的观点独树一帜说服力强。晚上7点进行了第二场初赛,由法学院代表队公诉方对阵21号参赛队辩护方。法学院选手沉着冷静,论证严谨的开庭陈述为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法庭辩论环节,双方针锋相对,场上评委也连连发问,法学院选手依然有条不紊,有理有据。这场比赛后,评委给予高度的评价,认为法学院选手对法律理论的运用炉火纯青,充分进入角色,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二者相得益彰。
12月5日13时,法学院代表队公诉方与13号参赛队辩护方进行了复赛。复赛中,面对同样准备充分的对手,法学院公诉方毫无惧色,发挥自己优势,将对手的论点一一击破,双方精彩的表现给评委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赛后评委称赞双方队员不分伯仲,奉献给大家一场高水平的比赛。复赛中,余敏同学表现尤为出色,并最终获得优良辩手奖。
在比赛成绩的背后,是选手们两个多月以来辛苦的准备。在学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选手们从分析赛题做起,讨论争议点,查找法律条文,撰写法律文书,模拟辩论。历时时间长,花费精力多,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选手们依然坚持,积极准备。同时,由于案件关系刑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内容,法学院相应专业的老师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和支持,肖中华教授、黄京平教授、赫兴旺副教授、李学军副教授、时延安副教授、李奋飞副教授、王贵松老师和姚海放老师等,都耐心地给予选手们理论上和辩论技巧上的指导。
(编辑:张利英)